读史记——《荆轲》有感

高二/读后感/757字/225℃/2025-04-19 11:11

初识荆轲,我就牢牢地记住了他。他那放荡不羁的笑容,严肃认真的态度就刻在了心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去,也许不再能够归还。但是为了燕丹,为了天下,为了百姓,他还是踏上了易水渡口。当那苍凉微婉的声调响起,我似乎看见苇荡中惊起的水鸟,听到了它们一声声哀婉的啼鸣。第一次读《荆轲》我还很小,看不懂古文,只能像听故事一样的听爸爸讲。但从那时起,我对他就有了情意。“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明知是死别,却如此铿锵有力。那时虽然不懂荆轲唱的是什么意思,但是我莫名其妙的喜欢上了他。那是一位不朽的英雄豪杰的绝唱,也在我小小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近日又重读,心中不免澎湃。《荆轲》被归为英雄的悲歌,但我认为这不是悲歌是壮歌,是勇敢不畏的豪迈,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义胆忠心,是无可比拟的豪义。他不为剑客变为刺客而悲哀,相反他却以此为荣。虽然他的刺杀计划没有成功,燕国也没能逃离危机,但他不是失败者。他的腿废了,无法站立,但他挺直了腰板,带着轻蔑的眼神和傲慢的语气理直气壮地留下他的绝言。这就是一位以刺客身份传世的豪杰,这就是他一身的豪气,这也是我“毛发竖立”的原因。他与屠夫及高渐离在街上畅饮,酒酣,乘乐而起,我看到了他的放荡不羁;易水渡口,千百人送别,他一脸凝重,我看到了他的认真;为了燕丹,他可以不畏生死,他可以放弃一切,我看到了他的义气。都说英雄义气、侠者豪气,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恩泽。无论是为国、为友,还是为恩泽,他都可以付出全部,而现在的人又有这种品质吗?真得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吗?面对荆轲,我们应该反省,应当记住每一份恩泽,每一份恩情。荆卿已逝,易水依寒,不学其乐,只学其忠、其义,其怀节而去。其为友、为国、为民,皆尽献矣。一朝,拥其情,怀其义,为国为民,回报恩泽,至云之霄汉,强国之天下。

高二:董妍

  标签:史记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三年级|记叙文美丽的汉江

    襄阳是一座美丽的古城,穿城而过的汉江是这座城市一颗最璀璨耀眼的明珠。汉江水是那样清,站在岸边可以清晰...

  • 初三|读后感人生的觅渡——读《觅渡》有感

    这是一场人生的觅渡。瞿秋白,在这么短暂的人生中,给历史留下了多少光辉。他,一位文弱的书生,似乎天生就...

  • 高三|记叙文依赖

    窗外的树木一棵接着一棵地从我眼前跳过,远处的山峦变成一波又一波翠绿的波浪,“咯噔咯噔”的车轮驶过铁轨...

  • 五年级|散文春来了

    清晨,我打开窗户,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一阵阵清风拂过,我顿时萌然生出一丝感动:春来了!春姑娘踏着...

  • 初三|读后感读《伟大的推销员》有感

    暑假,在我闲暇之余,翻开一本书来看,再看这本书之前,我以为,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因为运气,可是看完这本...

  • 六年级|其它黄河赞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在黄河的身边发源。黄河...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