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端午节,它有很多传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看赛龙舟,吃粽子,主要是祭屈原。
小时候端午节就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有很多很多美丽的故事,很多很多传说,最喜欢关于屈原的传说,汨罗江畔蕴藏着的凄美瑰丽的故事,然而我最为之震撼的则是沉睡在它身体里的三闾大夫的故事。依稀记得低沉的语调,却字字铿锵,锤子般敲在我的心上!他有着宏伟的抱负,在文坛上他光彩照人。他颠沛流离,最后辗来到了汨罗江畔,看着江水滚滚东流,便暗暗祈祷希望江水能将他的一片赤诚带回楚国-他的祖国,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
屈原,中华历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为文坛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以《离骚》与《国殇》两首最为精绝,被人们代代吟咏传唱,击节叹赏。如果说屈原的事迹如江奔腾壮伟震撼人心,那他的诗则如绵绵春雨,润物细无声,洗尽了人间纤尘。屈原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诗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我尽可能把嘴带上马嚼子,可是忍不住还要发言,并且遭到打击报复,
离骚的结束告白:完蛋啦,都不听我的话啦,政坛也没有戏啦,我还是追随古代半仙儿彭咸先生去吧,多愁善感的大诗人屈原听说楚怀王在异国咸阳悲惨野死了,受不了这个打击,不断写出哀悼诗句,把楚怀王比作美人香草
《国殇》屈原的精髓。
手拿着长戈啊,身穿着铠甲,战车轮毂交错啊,短兵器相拼杀。旌旗可遮日啊,敌兵多如麻,箭矢交互坠落啊,战士冲向前……武力又威猛,刚强彻始终啊,士气不可侵。将士身虽死啊,精神永世存,
战国时代,屈原有着出色的才干,踏进楚国朝廷不久,便受到赏识,当了[左徒]这一仅次于宰相的大官。但是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现在湖南、湖北的许多地方,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忧民感情的诗篇。屈原的故乡在秭归,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四周城墙环绕,形似一个倾斜的葫芦,具有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故有“葫芦城”之称。
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郭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后来楚国亡了,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屈原心裹有说不出的痛苦,便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后来写有屈原自沉前的情景:
屈原被流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屈原死后,人们为他建庙筑坟,长久地敬仰他、怀念他。他死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把这一天当作一个节日,即端午节。屈原的家乡和中国广大地区有个风俗,每到这一天就要举行盛大的划龙舟比赛,据说划龙船就是表示救屈原的意思。人们每到端午节就要吃粽子,也同屈原有关。最初是泊罗江边的老百姓为了祭祀屈原,把米包成粽子投进水里去喂鱼,使鱼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后来这习俗传遍了全国,甚至还传到了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
韩国也有端午节,还申请了世界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江陵端午祭以大关岭祭神为始拉开帷幕,活动期间将会举行各种巫法和祭祀典礼,并会举行跳绳、假面制作等传统游戏和体验活动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假面舞、农乐表演等。韩国江陵端午祭久负盛名,每年的端午祭期间,来自韩国和世界各地的观光者达百万人之多。是什么东西吸引了如此众多的参与者、参观者?――这不能不归功于韩国江陵市政府对民间无形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保护。正是这一举措,使得一个民间节日成为江陵文化的标志,韩国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一种无形文化遗产,供人类享受;成为外界认识韩国文化和江陵民情的一个窗口。韩国
“申遗”事件中提到的韩国端午节,指的就是江陵的端午祭。
江陵端午祭是旨在继承和发扬端午节传统文化习俗而举行的庆典活动,
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现在江陵端午祭日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传统文化庆典。
我想端午节起源于中国,而韩国将端午节办的那么隆重,还增加了些新内容,成为世界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而中国的端午节还没有成为世界性的,而留下了一些很深的思考。
他步履维艰的走在孤苦的江边,苍老的江风吹起他那苍白的鬓发,他步履维艰的行于孤苦的江边;。汨罗江畔又有谁能明白他心中的爱国情怀,在我心目中,屈原是山,他有着山的坚定与傲然;在我心目中,屈原是海,他有着海的胸怀和坦然,我们不敢忘,我们也不能忘。
他浑身散发着兰花的芬香,即使是在两千两百八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散发着千古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