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论孔子

高二/散文/830字/241℃/2025-04-10 16:05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华夏文明,至今不至全然暗喑,多半是因孔子为普天皇土留下一脉异音,点化了民族。

应运而生的孔子是野合而来,他的出身并非高贵,再者那天生的首上圩顶,使他的人生不为他人看好。只是这令众异之的“普通人”却用他的思想精神狠狠惊艳了一把,对于后世:雕镂山河,镌刻人心,永不漫漶。

回忆起几年前赴山东曲阜——孔子故里游玩,年少无知哪想细细领略祠堂、学舍遗风,晃晃荡荡了几圈便算是饱了眼福,幸而拍了几张照片,至今翻出来再看,在为自己惋惜的同时又敬佩起孔子的智慧。那“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便是有力的佐证。

《史记》中的孔子曾经向弟子提出有关自己信仰的问题,子路、子贡、颜回三人分别作了回答,孔子一一深入剖析,借此成功引导了三弟子的价值观。在我们看来,孔子完美的诠释了一个极具智慧的教师形象,循循善调、温和恭敬透过悭吝的文字温暖了众人的心。“万世师表”之称在滚滚历史红尘中寻定了孔子。

在极端的蔑视里有极端细致的体察与回忆,在极端的怜惜里有极端的失望与无奈。庄子会,孔子又何尝不会?

春秋时期,社会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容貌:仁爱与争霸,细水长流与豪迈壮阔,对人性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此时的华夏河山,可以是一派祥和的乐土,也可以是尸横遍野的战场,历史最终选择了后者,战乱纷纭之际,统治当权者自然是运筹帷幄,纵观金戈铁马,嗜血争夺来向天下宣示自己的存在。自然而然,孔子的学说被搁置,这是莫大的打击,意味着孔子被时代抛弃了,他的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自古不得志的人在世上注定要以悲剧终结。值得庆幸的是,孔子改写了人生:他从中变得清醒,“仁义”知道浑然构成张力,生气勃勃,蔚然成方圆。在此间,孔子的思想在极端的压榨下探寻极致的光明,即便野蛮的战火几乎不间断的在焚烧着脆薄的精神纸页,无边的愚昧更是在时时吞噬着易碎的智慧,这样的孔子更像是一棵孤独的树,却在不断生长、加固……

千年前,孔子的精神早已溶于时代的血液奔腾不息,千年后,我亦愿仰望孔子的灵魂。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三|其它感恩老师

    小草,把春天的门打开;鲜花,把夏天的门打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打开;寒雪,把冬天的门打开;老师,把智慧...

  • 五年级|记叙文秋天的叶子

    海口市龙华小学 五(4)班 莫可欣秋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匆匆的来了。你也许感觉不到她,但她已经挥动她那...

  • 二年级|记叙文学滑板

    今天我的表弟杨邦煜带着他新买的滑板来我家。“邦煜,你会滑吗?”我问表弟。他信心十足地说:“会啊,你会...

  • 五年级|记叙文光彩夺目的春天

    随着又一场飘飘扬扬的瑞雪落下,大地不再是白雪皑皑,泥土湿漉漉的,万物被融化了的雪水滋润,显出了勃勃生...

  • 六年级|其它白云的启示

    今天下午放学,我悠闲地骑着自行车向家驶去。不经意间,我看见了白云构成的“话”。我抬头向北望去,只见一...

  • 初三|记叙文体验家乡新变化,争做文明小市民

    不去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真奇妙!天天盼,月月盼,总算盼来了春游。要春游了,同学们犹如一只只出笼的小鸟,...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