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随想

初二/散文/810字/421℃/2025-05-18 23:0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清明》在这清明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读起来更让人深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古代的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无比复杂的。偏偏又赶上春雨纷纷,衣衫尽湿,又平添了一层愁绪。本来,这佳节行路之人,已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处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急行,心境更是加倍凄迷纷乱了。

这雨,不仅是纷纷细雨,此更为天哭!这“雨纷纷”,不仅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凉而又美丽的境界,更形容了那位雨中行路者的悲哀之情。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佳文里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前两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作者心头的想法:到哪儿找一个小酒家吧。寻到一个小酒家,一来歇歇脚、遮遮雨;二来解解春寒,散散积在心头的愁绪。

“遥”,却并不远。这一指,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一个酒帘。若真的遥远,难以产生联系;倘若近在眼前,又失去了无尽含蓄的趣味,它妙就妙在这不远不近之间。

诗只写到“杏花村”便戛然而止,只剩下:行人如何欢喜,怎样加把劲儿,快马加鞭地赶上前去……这些,作者都省略不写,只给后人给读者,留下一片思索的空间,以及一片遐想的余地……

在这清明节中,最普遍的活动是去扫墓、踏青。扫墓,表示的是对先人、烈士的那种惦念的强烈感情,使他们——那些为新中国的建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能在地下安然长眠,从而表达一种对其的敬仰与爱戴;踏青,可能是一种多年的习俗吧,可它不是单纯地去郊游玩耍,它表现了一种去除霉运的含义。

清明时节,无论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悲伤的气味,再加上丝丝春雨,人们心头又平添了一层愁绪。

清明,虽说是色彩明艳的节日,可又包含着那么一丝凄凉,一丝悲伤,不禁让人泪如雨下……

  标签:随想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五年级|记叙文初秋

    秋天带着几丝凉意从天上降临到人间,夏天带着几分燥热已经回去了,农民期望已久的丰收随着秋天的脚步已经到...

  • 五年级|记叙文我班午餐

    我班吃午餐,那是相当地了得呀!每次午餐我总是吃得很少,只吃一点点,最近我看到饭就恶心,别说吃饭了,有...

  • 三年级|其它未来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厦门。我未来的家乡是一个美丽、可爱、梦幻的家乡。未来的家乡空气清新甜润,天空变得湛蓝深远,...

  • 初三|读后感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读书是一种放松,读书能让人变得博学,读书使人提升素养,读书能让心灵获得快乐,这是我对读书长期已有的看...

  • 三年级|记叙文一件神秘的礼物

    那天是我的生日,家人都要送我一件礼物,妈妈说要送我一份神秘的礼物。爷爷送我一盒彩色颜料,奶奶送我了一...

  • 六年级|散文她不是我的朋友

    当我第一次来到这个班级的时候,可以说,我没有一个朋友。但是,一个月后,我交到了一个知心朋友——琳。我...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