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西横亘在小镇中的一条笔直马路上,有一幢一废弃了的办公楼,由两根黄色大理石柱支撑着,冷冰冰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我们。
但它没有、也没法看到自己所庇护的一位老人。她就在那劣质大理石板上生存。以捡垃圾为生,不过那床被褥却总是很整洁的叠放在那。
老人裹着小脚,脏乱的白发上盖了一块破布,身上的衣服或许是由捡来的棉衣、单衣、薄衫用同是垃圾桶里的碎料缝缝后套上的;下身套着长长的棉裤、薄裤之类的东西,都是一味的冷色调——蓝“头巾”,深蓝棉衣,黑色单衣,灰蓝黑的裤子。她的衣服很脏,褐色的脸却显得很干净,脸上的皱纹把整个面部向下扯,而下巴极力向前拉。我曾疑心她那干净的脸庞是因为她曾是某个落败的富贵人家的子嗣,一个曾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的小姐。不过也只是猜测罢了。
目前她看起来并不整洁,且毫无富贵可言,连温饱也难以解决,甚至也没有子女服侍的生活。而这是个小镇,已经提到过。找不到养老院,也没什么福利机构,没人帮助她,去挽救她失去生活、忘记过往的心灵。
现在她只在这个十字路口周遭走动。通常只走往一列行道树下一群落寞的人遗弃的纸碗与水瓶,有时也捡其他东西。晚上散步的人很多,他们走过她的身旁,有说有笑。当他们走过那个植着许多友谊树的高级小区时,看到栅栏里的灌木丛下有一只小狗,于是他们便可怜它,特意从家带些火腿肠给它。而这老人已走到路口的人行道上,手放在倒系的围裙上,对着过往车辆谩骂;或是扬起枯柴般的手臂,像招呼出租车似的急切地摆手,口里念叨道:“儿子,你怎么现在才来!”没错,她已在生活的打击与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疯了,迷失在一个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地方,无人相救,也无人能救。
于是我再也不敢去听她的话,后来,我甚至不敢再走近她,总是飞快地离开向前,不再看她。我总觉得她带给我的是一种比死还痛苦的折磨,一种漆黑的压抑感,我的心紧张不安,鞭打着我逃走。
鬼节那天,年轻时就出外闯荡的亲戚偕他的子孙回家,他们已在那“第二故乡”达到了离家的目的——财富与名利。当他们驱车驶过十字路口那幢富丽而阴沉的办公楼时,嘲讽地微笑着说:“这里真是越来越好了,和30年前简直有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我瞟了一眼那办公楼,老人今天不在“家”。街边的被褥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