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

六年级/记叙文/739字/152℃/2025-05-24 12:25

三游洞地势险峻,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形,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层岩面不断溶蚀,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它的地层地质年代为寒武纪,距今约五亿至六亿年,洞中岩石褶皱起伏,断裂纵横,千姿百态,有似圆若方的钟乳石柱三根,垂直平行横列,将洞隔成相通的前后两室: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后室幽奥,旁有耳洞,可通于外。后室顶部空圆若悬钟,以石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响如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史料。

三游洞前,是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击,飞珠溅玉。沿洞旁小路登上山顶的至喜亭,西眺可见大江雄姿;在那峰峦叠嶂之中,长江像一把利斧,辟开一线通道,直泻西陵峡口,激流咆哮,破门而出,流经三游洞旁,则水势平,江面豁然开阔,呈现险夷交替之奇观。

三游洞不仅是著名的古迹胜地,同时也是重要的革命遗址。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曾是中共鄂西特和宜昌县委的地下交通联络站,当时庙中“道士”有的是我党地下交通员。解放后年3月1日,周恩来为实现毛泽东“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造福子孙后代,曾沿着陡滑的小道,亲临三游洞察看了岩石的层次,作了极为重要的指示。

沿陡危的小道依栏而下,至山腰间的悬崖下有一小潭,细泉涓涓流入,长年不歇,潭边草茂竹翠,这便是宜昌市的名胜古迹——陆游泉。宋代诗人陆游于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10月8日来三游洞时曾在此潭取水煎茶,并赋诗一首,书于石壁上。后人称之为“陆游泉”。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三|散文傻子

    ∝|°撕心裂肺的礼物我还是接受了愁雾漫漫的言语我还是听下了手机中听你的声音悲戚戚阵阵疼痛耳边是沙哑揪...

  • 六年级|日记才艺表演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在我们班里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才艺比赛。说是说比赛,但其实比赛中包含着表演。我担任...

  • 初一|记叙文那一刻,我读懂了坦然

    题记: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泰戈...

  • 三年级|记叙文早晨的雾

    早晨,我刚起床,就看见大地被一尘浓浓的雾罩住。早晨的雾真是无比奇幻,像天上的仙女撒下帷幔。太阳在天上...

  • 三年级|其它我的梦 亚运梦

    梦想是什么呢?听妈妈说,梦想是人生的愿景,梦有多高,我就能飞多高。今年亚运会在广州举行,我便有了我的...

  • 初一|记叙文美丽的草原

    今年暑假,我们一行坐着车,驶向闻名遐迩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草原,从没看到过如此湛蓝、有...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