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

六年级/记叙文/739字/302℃/2025-04-02 22:49

三游洞地势险峻,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形,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层岩面不断溶蚀,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它的地层地质年代为寒武纪,距今约五亿至六亿年,洞中岩石褶皱起伏,断裂纵横,千姿百态,有似圆若方的钟乳石柱三根,垂直平行横列,将洞隔成相通的前后两室: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后室幽奥,旁有耳洞,可通于外。后室顶部空圆若悬钟,以石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响如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史料。

三游洞前,是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击,飞珠溅玉。沿洞旁小路登上山顶的至喜亭,西眺可见大江雄姿;在那峰峦叠嶂之中,长江像一把利斧,辟开一线通道,直泻西陵峡口,激流咆哮,破门而出,流经三游洞旁,则水势平,江面豁然开阔,呈现险夷交替之奇观。

三游洞不仅是著名的古迹胜地,同时也是重要的革命遗址。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曾是中共鄂西特和宜昌县委的地下交通联络站,当时庙中“道士”有的是我党地下交通员。解放后年3月1日,周恩来为实现毛泽东“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造福子孙后代,曾沿着陡滑的小道,亲临三游洞察看了岩石的层次,作了极为重要的指示。

沿陡危的小道依栏而下,至山腰间的悬崖下有一小潭,细泉涓涓流入,长年不歇,潭边草茂竹翠,这便是宜昌市的名胜古迹——陆游泉。宋代诗人陆游于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10月8日来三游洞时曾在此潭取水煎茶,并赋诗一首,书于石壁上。后人称之为“陆游泉”。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高一|其它水母

    我是一只水母,在茫茫的大海中,我那样渺小。小时候,妈妈对我讲,生命对于简单的我们来说,就是一张一合得...

  • 初二|记叙文改正我的坏毛病

    我原本是一个星期有20元钱,可以大花特花。可是爸爸发现我要控制一下我花钱的病。钱钱掉了,变成了5元,...

  • 高中|其它2008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

    2008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目是:带着感动出发,写800字左右的文章。查看·2008年安徽高考优秀作文...

  • 初二|记叙文一起走过的我们

    “第三名,A学校。第二名,Z学校。第一名,也就是本年度初中运动会的冠军是——”,台下的学生们都紧张得...

  • 初一|议论文掩卷沉思《弟子规》

    夜色阑珊,窗外是闪烁的霓虹、奢靡的乐声,使空气中充满了暧昧、颓废的味道。疲惫地挤一挤眼睛,合上《弟子...

  • 三年级|记叙文我的自画像

    我,瓜子脸,长着一个高高的鼻子,一双不大的眼睛,一张樱桃小嘴,组成了一个可爱的小脸蛋。我今年8岁,体...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