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初一/议论文/890字/250℃/2025-05-25 06:45

历史的画卷,因岁月的冲洗,显得枯黄陈旧,将历史的足迹点点抹淡。然而,华夏五千年的文化,总有些像《论语》一类的书籍虽早已褪去了华丽的色彩,显得古老陈旧,但实则它与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题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论语》中有许多简单的道理需要我们去感悟与实践。它用的文字往往言简意赅,但其蕴含的道理绝不会同表面一样容易。就像《论语·卫灵公》中记载的,孔子的学子之一子贡,曾问了孔子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意思是有没有一句话可以使人终生奉行的呢?孔子用商量的语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了八个字解释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那么也就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更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用现如今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少年在公交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少年感到很难堪,不愿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少年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这件事告诉我们,得理且让人。宽容的感化常比剑拔弩张的作用要恒久得多。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少年去擦痰,结果会是怎样的呢?也许,不用我说,也可以想象得到。正因为女售票员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所以以宽容之心完美的化解了这件事。

怎样算宽容呢?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包容他人;就是要学会忘记。因为克制性的宽容,不是真正的宽容,它不能从根源愈合心灵的伤口。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宽容,才是宽容的真正境界。

“其恕乎!”——就一个“恕”字,教会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的快乐,如何适应日常的秩序,找到人生的目标;就一个“恕”字,就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让我们学会如何去宽容别人吧!得过且过,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着想,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会更加和平,安宁。生活会更加和谐,幸福,并充满了快乐。

——后记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二|散文不要输了自己

    天空,蓝的就好;雨滴,湿润就好;人生,淡淡就好……人生就是如此,在于自己的选择与看法,而它不会亏欠谁...

  • 六年级|记叙文三水,这座美丽的地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乡——永远是作家笔下的内容,也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家乡的景物数也数不...

  • 高二|日记别让拥有变成失去

    2011年05月26日星期四天气: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清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

  • 初一|记叙文我做成了储钱罐

    过年了,我收到了不少压岁钱,可是这些钱东一元,西一元,已经有5块不见了,我应该为这些到处流浪的钱安一...

  • 初二|记叙文暖流

    “叮铃铃”闹钟又唱起了它那百唱不厌的歌儿。我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拉开窗帘一看,小雨正淅淅沥沥的下着,...

  • 五年级|记叙文记一节体育课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体育老师走进教室,对同学们严肃地说:“今天我要带你们下去操场上。”我诧异极了...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