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敢为天下先

高三/其它/1212字/107℃/2025-04-19 18:41

“韩寒现象”确实是教育界值得争论的问题了。我支持韩寒,反对现行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端,其理由是:

原因一,现行教育制度与社会分工情况格格不入。现行教育制度要求的是所谓的“全面发展”,即“什么都懂什么都通”。从表面上看这不是坏事,但实际上这种“理想状态”只能促使学生变得“全面平庸”,“理想状态”不仅难以达到,就是连那些原本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长而立足于社会,而并非什么“全才”,倘若我们把培养全才的要求,换成以专带博的人才,使人才的专长更为突出,为什么做的贡献更大些,不是更好吗?

原因二,以往考试模式太呆板。特别是所谓的标准化考试,把学生的思维方法往既定的模式引,阻碍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阻止了创造力的发挥,引导学生死扣教材,放弃课外广泛的涉猎。韩寒蔑视这种考试,宁愿让自己几门功课不及格,是事出有因的。事实上,韩寒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强有力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令许多专家学者都自叹不如的才气,足以证明他完全具备甚至超出了高中生所应达到的思维水平,又何必要强求他在考卷上把自己的思维通过文字和字母的组合表现出来呢?

原因三,教学模式太呆板。正如韩寒所言:“现在学校里写作文开头如何,中间如何,结尾如何都模式化了,符合这种模式的就得高分。所以作文一天到晚就是‘捡皮夹子’。”其实也难怪,从小到大一直受着“看到蜜蜂就想到勤劳,看到老黄牛就想到憨厚”的学生,又能写出几个“新概念”?而韩寒的语文老师对他的作文评定为“一般”,也正应了这个道理。

原因四,现行教育制度的弊端压制人才,束缚人才,扼杀人才。像韩寒这种在创作上极有天赋的学生非但在文学上得不到发展,反而要他去浪费时间算一些脱离实际的、于今后无益的、诸如“靠在墙边的大米有几吨”、“一个水箱进水出水几次用几时”之类的问题。韩寒很明智地选择自己的所走的路,不仅是对教育制度的反抗,而且还喊出了我们学生的心里话。但是这样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学生却要受到如此强烈的批判,每天还要提心吊胆地防着媒体的“狂轰滥炸”--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真是不公!试想钱钟书当年若也因为数学只考了15分而受到如此待遇,那么中国还会有《围城》这部优秀的小说吗?

所以,如果说在现行教育制度下能出什么“全才”,那不是“应试教育”的幸运,而只能是社会的“悲哀”!

其实,韩寒反抗现行教育制度的弊端正如新文化运动一样,只有“矫枉”才能“达正”啊!韩寒以他那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勇气给教育界带来了一丝曙光。但可悲的是,那些自以为“知书达理”,却只知逆来顺受的“学者”,在对于中国教育的一番“夸夸其谈”后,面对突如其来的事实却不知所措,接着便不论是“灵芝”还是“毒蝎”,一概予以“处决”了。中庸之道正是中华民族在衰弱中徘徊,且永远走不出的“围城”!

罗素说过:“参差多态乃是幸福原本!”教育,是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又一个有个性有才华的人被迫磨平棱角、埋没于冥冥之中好呢,还是把它改成能帮助每个人发挥其特长的素质教育好?答案当然是后者。

  标签:天下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四年级|记叙文西红柿和黄瓜

    你们不知道吧,西红柿和黄瓜从前是一对冤家呢!它俩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细细讲给你听吧!西红柿遇事圆滑,...

  • 初一|散文相思柳,情倚春深处

    碧树风清,疏枝云淡,时光漫细还。端坐窗前,看铮然岁月幻化成烟,看三月桃白换却梅冷雪消。几番寒暑辗,几...

  • 四年级|其它“南柯一梦”后传

    自从这书生做了那梦之后,他又一次喝醉了酒,醉熏熏的在那棵树下睡着了。朦朦胧胧中,他再一次离开了家乡,...

  • 高二|散文被时光错过的爱

    E度还没有准备好,一切就要开始了吗,我想结果开花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的天气变的像夏天,闷闷地,空气...

  • 五年级|记叙文一件高兴的事

    暑假里的一天,太阳把地面晒得暖乎乎的。泥泞的小路上没有一个人,偶而有一条狗在路上跑着,但也是急急的。...

  • 高三|散文小男孩的自述

    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命运似乎已经注定,注定我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没有妈妈,没有爸爸,我就象一棵无人...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