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前的恐慌

高三/其它/769字/237℃/2025-04-22 23:45

作为科幻爱好者,拜读了长长短短几百篇科幻小说,总觉得科幻作品被笼罩在了悲观的天空底下,摆脱不了由于对未来的盲目而造成的局促和手足无措。

在这个电脑与网络大行其道的年代,有人担心一次全球性的短路冲击会将电脑内储存的人类数千年的文明毁于一旦;有人惶恐一台“只需5分钟就能得到--部具有大仲马风格的长篇小说、10秒钟就能模写拉封丹的十四行诗”的写作机器,会使创作过程变得模糊、失去个性,缺乏思考的痕迹;还有人推测,在智能或体能上超过我们的科技产物,会成为我们可怕的敌人。

的确,就像我们永远无法否认事物的两面性一样,我们常常会坐享新技术新发明的成果,同时也饱尝因此而带来的苦楚。电脑在一方面取代了令文人和收藏家感兴趣的记录人类文明和智慧的“手稿”,但另一方面,它却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新纪元。站在这一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层面上,谁又能说莱布尼茨改进的加法器取代了人类的大脑计算功能,沈括的印刷术掩盖了中国文人“手抄”的文学个性?

电脑把人类引向了一个网络化的社会。这一过于迅疾的跨越,使大多数人在物质上被动地适应于这一生存环境,而在精神上依然皈依于过去。由此而产生的无奈和恐慌,引入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往往演绎出的是一场可怕的梦魇。但科学并没有因此而放慢脚步,它以其越来越快的发展惯性,带着科学家的创造欲望,带着人类对更舒适更轻松生活的向往飞速前行。所以这种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只不过是细雨梦回时的几许迷茫罢了。

话题最终还是归结在了生存原则上。对于新事物,如果它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那么我们又何苦一厢情愿地拖住它所要取代的旧事物而牵制住它发展的脚步?对于人,如果能不断地适应新环境,进而把握住其生存环境的趋向,又何必对我们的未来杞人忧天?该淘汰的终究要成为过去,过分的眷恋只会使自己陷入困境。拿得起放得下,是面对新事物最明智的选择。

  标签:电脑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一|记叙文怒江风情录

    东方大峡谷是个神秘的地方,这里有着热情好客的各族人民,在这里怒江哺育了以傈僳族为主的13个民族,每个...

  • 六年级|散文书的海洋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在一个宽广的海洋中自由漂荡,体会每一朵浪花中蕴含的意义,品位每一层波浪中隐藏的人...

  • 初二|散文吴颖常萦防空警报声

    关爱人防关爱生命“人防杯”常萦防空警报声吴颖吉安市二中初三(9)班指导老师:梁家柱年的9月18日,我...

  • 高二|记叙文又是一年中秋

    再过半个多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看这爷爷奶奶买回中秋节当天要用的一些祭品,不免让我想起...

  • 初三|其它度嗅腊梅香,先经彻骨寒——《早安,跆拳道》有感

    作者:王舍人实验中学八年级5班吴作栋爷爷曾经教导我说:“人要想成就大业,贵在坚持,只有坚持不懈,努力...

  • 六年级|记叙文我的虚荣心

    以前我竞选过学校里的“校园小名人”,成功地当上了,学校给了我大红大红的奖状和100块钱的奖学金。那一...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