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生死疲劳》在描写一个故事,山东高密东北乡西门家大宅院里的男女老少和驴牛猪狗们在时间跨度为五十年的时代舞台上上演的一个又一个生与死、苦难与解脱的精彩人生。
莫言的野心和余华一样大,他“决意对半个世纪的土地作出重述”,他比余华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为自己的叙述找到了合适的切入角度,他化身为西门家大宅院的驴牛猪狗,把自己从单纯的叙述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纵身一跃直接介入了故事的进程。
如弗朗索瓦-里卡尔在评论米兰-昆德拉的《阿涅丝的最后一个下午》中所言,“小说,不应该象一场自行车比赛,而应该象一场宴会,上很多道菜。一场宴会,一张主桌,也就是一连串富有变化的、美妙的时刻”,在《生死疲劳》中莫言上了四道色香味俱全的大菜:驴折腾、牛犟劲、猪撒欢、狗精神,每一道菜里都包裹着一段小说人物在特定时代场景里的命运悲欢:农民蓝脸出于对土地朴素的热爱不惜众叛亲离一辈子执拗地单干,蓝解放为了婚外的爱情落得妻离子散背井离乡,西门金龙的长袖善舞和叱咤风云,以及地主西门闹灵魂附着的牲畜们人兽合一的吊诡和性灵。莫言殚精竭虑地以精彩的笔触为我们描绘着这片土地上一幅又一幅人生生不息地受难与抗争的画卷。
可以简单地把《生死疲劳》归结为一部关于抗争的小说,两代人分别为着土地和爱情在莫言的笔下缠斗了半个世纪。在倔强农民蓝脸和与他相依为命的牲畜们为掌握自身命运而抗争不息的前三十年里,我们读出了莫言的努力:蓝脸那一亩六分顽固的土地上有着强烈的情感涌动和力量积聚;可惜的是进了城的蓝解放所迎来的后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却彻底冲毁了这原本厚重的地基:为了凸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莫言强行为蓝解放制造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婚外爱情,而由此所延续下来的众叛亲离的抗争主题就不可避免地充满了人为的痕迹,以至于为了收尾不得不让使命完成的庞春苗遭遇一个不明不白的车祸一死了事。一死了事的又何止是庞春苗?在小说狗尾续貂的第五部,莫言不辞辛苦地排演出一个又一个简单而粗暴地以死了事的谢幕式结局,山东高密东北乡的老老少少们踉踉跄跄地被莫言轰赶着被时代的浪潮冲刷而去。
莫言在小说中写道:“我讲的都是亲身经历,具有史料价值”。从土改、合作社、文化大革命,到右派平反、改革开放、权钱交易,莫言精心地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时代画卷上描绘出一个又一个鲜明的时代印记。然而小说是不能被当作社会或历史的画面来读的,托克维尔说过,“历史是一座画廊,在那里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在这幅气势恢宏的时代画卷上,莫言把一个人的历史简化成一连串微不足道的事件,而事件本身又被简化成一个又一个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解释,从而导致时代的背景最终压垮了人的存在。曲终人散之际他把一切来自土地的都简单地回归于土地,分明是无力走远、无法支撑之后的草草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