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偏向

初三/记叙文/765字/499℃/2025-04-20 06:16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

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

――苏轼

纵观青史,有的人坚定意志,朝着梦想,不断超越自我;有的人淡泊随缘,知足常乐。却都为后世所知。其实这两种人生观不过是灵魂的偏向不同罢了。

无论是灵魂偏向哪边,都是在实现自身的价值。

汉代的冯唐一生都在在不断超越自我,少年的他想以长剑避开开楱莽,一骑走遍天下,可无奈汉文帝好文,冯唐也就无用武之地,他却没有因此气馁。到汉是帝时,景帝喜用老成人,可冯唐却正年轻,所以又被弃置不用,这时的冯唐却在不断总结自身经验,希望有朝一日能有用武之地;等到汉武继位,武帝野心过勃勃多用年轻人,无奈其已老。

冯唐历经三代,还是一个良官,在他的一生中,他始终在超越自己,完善自己,虽未被重用,但其坚持不懈,不断超越的精神实为后人的典范。

如果说不断超越自己的人的灵魂向左,那么灵魂偏向右边的人就是另一种境界。

无论是垂钓于濮水亦或是捉鳖于泥中,再或是梦蝶,庄子都是快乐的,他不愿涉足黑暗的官员场,去年名争夺利,尔虞我诈,他一生淡泊随缘,达到天人境界,不知会被多少人羡慕。

陶潜也是淡泊的典范。像陶潜一样生活,登高舒啸,临溪赋诗,种追南山,植杖耕耘,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庄子或陶潜都是按照自己的心去生活的人。或许他们没有建功立业,但他们这种人生,无颖是为人所想要的。

人的灵魂偏向不同,所以不管是超越自我还是淡泊随缘,都是可取的。

抱无枝头不改香的屈原是被人所钦佩的,泛舟吴淞江上的鲁望是为人所赞颂的;有锋芒必定露的张孝祥是让人所诚服的,韬光举晦的李唐是后人所敬重的。

不断超越自我是不断的前进,不断地完善自我,是“文死谏,武死战”的执着;淡泊随缘是回归自然,是体舒心宁的闲造。

我们在某此方面需要不断超越自己,另一些方面却又要珍惜捅有知足常乐。不论我们的灵魂偏向哪边,都需要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标签:灵魂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二|散文你,还在不在

    你,还在不在?拂晓提柳,晨风抚摸着你的脸庞,我独自静静看着你,触感着周围的一切,却早已忘记还有一个你...

  • 四年级|记叙文街头“艺人”

    “嘿,妈妈,你看!”我说道:“那里有人唱歌!”妈妈说:“嗯,我也听到了!走,过去看看!”我和妈妈来到...

  • 初三|记叙文龅牙妹的美

    每天,当她穿梭在人海中时,总会吸引着很多人的目光;每次,当她去应聘工作时,总会遭到无情的拒绝;因为她...

  • 四年级|其它没关系

    当被人误解的时候,许多人都会很生气,其实并没有关系,因为你只是被误解了,你感觉你很生气,你感觉你很委...

  • 六年级|记叙文心恋

    记得我第一次喜欢人是在很久以前,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那时我们是在同一家课外兴趣班认识的,他好像叫...

  • 初一|散文生活挫折

    我们的人生,只有经历风雨中成长才会显得有价值。——题记人生是一个不断行走的过程,漫漫长路有太多太多未...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