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话题里的宝藏
话题作文逐渐成为了中高考命题的热点,可话题作文里的那一段小小的引文究竟有哪些作用,恐怕老师与同学们很少深究过,报刊在这方面的指导性文章也不多见。2006年中高考之际,我很想和考生们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话题作文中,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文字,你留意过它吗?读一读,或许能让你轻易挥就漂亮的开头;想一想,或许能帮你迅速选定新颖的题材;敲一敲,或许还会让你找到与众不同的立意。毫不夸张地说,引文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宝藏。下面教同学们三招挖掘“宝藏”的功夫。
一、仿语言,写出精彩靓丽的开头
引文里的文字,大多是千锤百炼的名言警句,有的是经过命题老师精心构思的短文,大都句式整齐,语言优美。在考场上,我们若能活学活用,将这些文字巧妙地化为文章的开头,便能收到起笔不凡的效果。如2003年福建莆田市的作文题目的引文是:
“假日,意味着精神和身体的极大解放。你可以沉醉于久已神往的心爱书籍,你可以漫游在神奇迷人的网络世界,你可以穿梭于人头攒动的广场超市……然而,假日里也有没完没了的作业的困扰,形形色色的补课的烦恼,以及并非情愿的学琴的无奈……”
要求考生以“假日”为话题作文。该市一篇题为《给点阳光灿烂》的满分作文开头是这样写的:
“相信每位同学都喜欢假日吧。有了假日,我们可以结伴到乡间品味郊游的乐趣,可以徜徉沙滩感受大海的魅力,可以漫步丛林领略山野的幽静……可是,假日能有多少呢?
小作者从引文出发,仿中有创,不仅文字畅美,而且设置悬念,自然地引出了下文,这是本文获取满分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只能是仿中创新,决不能照本搬来,否则弄巧成拙。
二、看提示,选取切合自身的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正确而又迅速地构思,引文里往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写作信息,提示了众多可供选择的写作内容。如黑龙江省的话题作文——“收藏”,引文就明确地指出,文章可以“大到文物古籍、古玩字画,小到一张卡片、一张书签、一张照片”。有些引文虽然没有直接提示,但只要读一读,蕴含的信息也会显示出来,如陕西省的中考作文题就属于这种形式:
“观赏优美的景色,是感受生活;聆听悦耳的音乐,是感受生活;享受浓浓的亲情,是感受生活;拥有纯洁的友谊,是感受生活;追求远大的目标,是感受生活;体验奋斗的苦乐,是感受生活;遭遇痛苦的挫折,是感受生活……”
同学们可以写对景物、音乐、亲情、友情的感受,也可以写自己奋斗过程中遭遇到的苦和乐。写作基础一般的同学,可以从这些提示的内容中选取一个自己熟悉而有话可说的内容来写;基础较好的同学,则可以顺着提示语的思路,从省略号中去寻求与众不同的内容,如满分作文《奥运,我心的梦》,内容新颖脱俗,颇具吸引力。
三、辨角度,寻求与众不同的立意
同样的内容,角度不同,效果也就大不一样。
引文除了在内容上有提示外,往往对写作角度也进行了暗示。从陕西省的中考作文来看,大部分同学是从“情感”角度来立意的,这样容易落入俗套;倘若在内容和语言上没有特色,文章就会落入二类或三类文。那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则迎难而上,选择了《感受音乐》。据阅卷老师反映,数万篇作文中写音乐的文章寥寥无几,如一花独秀。
又如2002年山西太原试题的引文:
“世事公平不公平,衡量的法码是人心。我们曾经经历过公平与不公平,我们也曾公平或不公平的对待过别人……”
题目要求同学们用“公平”为话题作文,不少同学不假思索,大都写的是自己经历过的不公平遭遇。少数细心的考生则审题仔细,抓住“不公平地对待别人”这一句子,选择到了与众不同的角度。同等情况下,这类文章评分往往偏高。
不难看出,引文里确实蕴含了不少“宝藏”,同学们应该学会“就地取宝”,让自己的考场作文在语言、写作角度等方面闪出一道道光亮。做好了这些工作,我们的作文离满分还会远吗?作文创新制胜技巧谈
考场作文因受时间及学生心理因素影响,往往会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如何在考场作文中排除不必要干扰,出奇制胜,便成了千万学生梦以求的事情。根据本人多年的经验,特殊考场作文应注意的问题及求胜技巧罗列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一、拟题的创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文如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瞬间便能吸引读者,出奇制胜。请看下列作文题目:
A《1—2—3》《0与1》《5+2=0》以数字为题,《“C”的联想”》《“W”的联想》以字母为题。
B《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修辞比喻
《黑白债》修辞、借代
《好读书、读好书、读好书》修辞、层递
《读智慧书,做有用才》 修辞、对偶
《都是作弊惹的祸》修辞、仿拟
《躺着读书,站着做人》修辞对比
《错?对!》修辞、设问
《绿色可听》修辞、通感
以上两组题目:A组以数字或字母为题,新颍奇特,设立悬念,起到未见文章,先声夺人的效果。B组题目则以修辞运用与题目当中,从题目中就能够影响出作者的巧妙构思,标新立异,同样起到夺人视线的效果。
二、选材的创新
拟个新颍别致的题目之后,考生该考虑如何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在材料上立异标新,打破传统思维。那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一)、比如《良师》这个题目,不少考生都把“师”定格为“人”上写老师写父母,这就缺少新意。如果能打破这个“人”为师的传统思维模式,把“师”定格为一句话,一个暗示, 一个微笑或一次心灵的颤动,不就能使阅卷者获得更深刻的感受吗?
(二)以理出新。比如《5+2=0》这个题目,题目本身就足够吸引人的了,“5+2”怎么可能会等于“0”呢?原来,这里一名考生对教育现状的思考。五天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积极的影响,抵不过两天周末社会及电视节目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当学生周一返校时,上周的一切教育已返归为“0”。这样的构思,这样的材料怎能不引人入胜呢?文章的内容如能超越一般学生的认知领域,体现一种积累的广度和深度,也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比如有一篇以“关爱”为题的作文,这篇文章很容易把视觉定格在亲情之间,最多不过是陌生人的关爱。但也有的考生能联想到关爱我们生存的环境,关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能以丰富的知识展现我们人类家园的现状,给读者送去了知识和情感的双重体验。
三、语言的创新
好的语言在文字中犹如空中蹁跹的蝶影,直接影响着文章的魅力。优化作文语言,对于考场作文来说,俨然是成败的关键,其方法技巧如下:
(一)情感化技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将真情灌注到字里行间,方能击人心扉,扣人心弦。如《黑白债》这篇作文,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