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情调淡淡的书,写情调淡淡的文字。喜欢指尖轻触过书页的暖意,喜欢流连于字里行间的温柔感觉,喜欢依着方块字在心里一点点勾画出书里人物的样子来。小时候是不大愿意看书的。偶尔扎堆看几本风靡一时的《冒险小虎队》,也只是为了等待用卡片刷出答案那一刻的惊喜,书里的情节而今是全无印象了。还有就是几本“布老虎系列丛书”和“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童年的读书时光就是在这样的热闹里走过。记忆中真正爱上看书是初三以后的事了。那时,陶醉在一条条文字的溪流里,开始体验那些与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总是蓦然发现,某个生命的角落里,我与作者同欢笑共流泪。在那些书里,我聆听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声。印象最深的是那本周国平的《妞妞》。莽莽撞撞地,被封面上那个纯净的孩童所触动,一点点走进周国平用理性的笔触写成的感情札记里。没有太多渲染,没有矫揉造作,我感受着一个父亲的切肤之痛与深沉爱恋。一个人坐在床上直到深夜,从眼眶渐湿到泪流满面,我双臂互抱着,哭得一抖一抖的。妞妞的呻吟声嵌进我的呼吸里,整个心脏疼痛不已。在那之后,我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开始怀疑自己的双手是否真的能改变强悍的命运,而那份厚重绵长的父爱却让我感到,即使遭受苦难,也有这么一双手为我挡着风雨,生命真是够幸运的。后来一段时间,我爱上了一些意蕴较深的文章,不知不觉间,心情也带上了一种浅浅淡淡的忧伤。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再也回不去的童年,而张爱玲的《半生缘》则带着沧桑,记录着生命里擦肩而过的无力与感慨。于是总会在读过每一段文字过后默默地发呆,想我们的一生原是风过无痕的,想这轰轰烈烈的岁月终化成一缕无声无息的烟雾,繁花三千,不过是过眼烟云。突然间我仿佛已在这时光中洞察了生命本质的虚空,于是我试着将心一点点放开,不再去计较所谓的得失,像庄子一样逍遥的人生观在我的思想里慢慢滋长起来。现在的我或许已是个悲观主义者了吧,但我想,也正因为这样,我会在心底拥有一份真正的达观。正如林清玄所说:“有觉与无感最大的不同,是人生的选择。”“选择一切正向的,不选择一切负向的。选择所有提升的,不选择所有坠落的。我们此刻的心之所向,都会使我们改变航道,迈向解脱。”这一刻的我已经会寻找最初那份简单的快乐,喜欢小王子单纯的价值观,只用自己的心去评价事物的生命价值。也喜欢看几米的漫画,喜欢在默数
我们都是木头人”之后,说那句“流浪去吧!总会在世界的一角,找到愿意懂你的人”。喜欢绿山墙的安妮,喜欢泰戈尔的小诗,我似乎又回到了儿时,怀着简单的梦,寻找最单纯快乐的日子。不同的是,我游历了一段段书途,收获了成长,聆听到了有智慧的人生哲学,带着诗意的心境,踏进我想要的人生里。“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里传出动人的歌声。我开始觉得生命就像是一本古书,它在我的视角里,演绎成一段段美丽的童话,飘着书香,引我到远方流浪。“读那些永恒的书,做一个纯粹的人。”文字如音乐一般流淌成我不变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