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个小镇的没落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那里的风气不好,并不是一块开发的宝地;另一种则是镇上的人过于愚昧无知,没有多少文化。而在我看来,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快乐的回忆,更是一辈子都无法寻找的遗失的美好。淡淡的,淡淡的曾经,如同一缕清风吹过,留下些许人和事在脑中浮现。
玉是我最要好的朋友。稀疏的短发下浓密的睫毛,常常泛着几点泪光。玉伯是个厉害的角儿,他是镇上唯一的教师。人们都尊重地称他为"先生";可我不喜欢他,是亲眼目睹他高举着木棍,狠心地落在玉瘦小的身躯上,任凭玉如何呻吟,撕声痛哭,都从来没有"宽恕"这个词。直到邻居家的大人闻声前来劝阻,他才饶了在一旁已无法站立的玉,嘴里却还有一大串不雅的话语。玉哭着扑到我的怀里,黑黑的小手紧攥着我的上衣。待到她累到睡着,衣襟也早已透湿。
那年,我是跟着母亲一起出差来到小镇的,按镇上的话来讲就是“小米是城里人”。因此,我做很多事都要被束缚。既不能跟那些野蛮的孩子一起疯,还要上玉伯的课堂上跟读。所谓的教室,也就是一间破旧的小屋子,墙上可以透进斑驳的光线;每当刮风下雨,屋顶(实际是用稻草铺成的)就跟露天一样,教室里的泥土邋遢地粘在孩子的脚底,被甩得到处都是。假如我跟着他们胡闹,回家定会挨板子的;所以干脆捧着从家里带来的《西游记》退到角落,享受着一个人的安静。
每天放学,便是玉最开心的时候.她会拉着我满街乱跑,不容我仍像刚才那样做个读书人。阿林嫂会吆喝着“卖臭豆腐喽,好吃的臭豆腐嘿!”然后,拿给我们每人一串;但我的那串上总会多一个臭豆腐,玉却没有像往常那样蛮不讲理地大叫,反而美滋滋地品尝着。可能是这个小姑娘还不懂数数吧?
做个城里人,得到的待遇还不少哩。左邻右舍总会请母亲和我去作客,米缸里的米也因此往往一个星期不会减少。大郝叔,云贵嫂和许多早已忘却其姓名的人总会调侃地说,“小米,回到城里可别忘了咱们呐。”“恩,不会忘,永远不会。我还要给你们带好多好多东西来呢!”我动情地说着。回想起来,仿佛近在咫尺,竟没有写过一封信,带过一个口讯。恐怕现在想到,也已来不及了吧。
去年跟随母亲去旅游,特地要求车子从小镇上开。母亲无语,只是点点头,眼眸里流露几丝感伤。她一定想不到,事隔多年,我领略了神州的大好河山,却始终对那个不起眼的小镇念念不忘……开入小镇的一刹那,我傻眼了。原本水流湍湍的河水已干涸得面目全非,一片茫茫的杂草覆盖了曾经的热情。荒无人烟。母亲说,小镇上的人从前年开始陆续搬出去了,因为这里的经济状况实在落后。
我的脑袋“轰”的一下,望着眼前的一切,看到了小玉灿烂的笑容,耳边萦绕着阿林嫂的喊声。一阵风吹来,吹落了我的泪,伸开臂膀,回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