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当过偷儿
说我曾当过偷儿,也许没人相信。
因为我一直是家里的乖乖女,是那个听话的邻家女孩。
我从小就特乖,很听母亲的话,几乎从不干母亲不让干的事情,如不能骂人啦、不能和人家打架了、不能拿别人家的东西了等等,只是,有两次违背了母亲的命令,偷拿了人家的东西,第一次,母亲到现在也不知道,第二次母亲也许知道吧。
第一次偷东西可能发生在我四五岁的时候。
当时,村西边有个菜园,据大人们讲,那是前些年到我们村的知青们(知青,知识青年,多么遥远的名词)建立起来的。他们走后,就由大队里的人经营着。
菜园里的疏菜种类比较多,印象最深的是距大路不远的一块地种的是西红柿。
那时在农村是没有什么娱乐设施的,伙伴们出去玩,玩的地方也无外乎田野里、水渠边等,呆得最多的地方,可能就是种有西红柿的大路边了。
当时家家挺穷的,家里很少买或者几乎不买蔬菜水果,能吃个西红柿就是无上的美味!
因此伙伴们商议过多次,要进去偷西红柿,而且说定谁也不许和大人说,谁要和大人说或者不进去偷,就是胆小鬼,以后谁也不和他玩了,因为没人喜欢胆小鬼。
商量归商量,可到最后实施的时候,我还是“抽了头”,因为我实在没有勇气钻进那道不高的栅栏,何况里面还有我最害怕的狗,虽然那条狗整日被拴着。
看着小伙伴们小小的身子飞快地钻进那道栅栏,飞快地跑到西红柿架下,飞快地拽下几个西红柿,飞快地跑过来,又飞快地钻出那道栅栏,我的心几乎停止了跳动一般,腿直发软,直到看到伙伴们都钻出那道栅栏,我才重重地坐在了地上。
当然,我没有吃到酸甜味美的西红柿,而且还成了小伙伴们嘲笑和孤立的对象。
最后,鉴于我的认错态度较好,一位比较好心的伙伴决定再陪我进去一次,让我挽回一点面子。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进去的,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拽到的西红柿,更不知道我是怎么出来的,只是清晰地感觉到狗“汪汪”的叫声如在耳畔如在腿边。
当我最终清醒过来的时候,伙伴们早已都笑倒在一旁,因为我的手中紧紧地紧紧地攥着两个比鸡蛋还小点的青西红柿!
西红柿当然没有吃也没法吃,这件事却成了伙伴们很长一段时间的笑柄!而且那位好心的伙伴也说过多次,你怎么跑得那么快,当时我还以为来人了呢,吓得我一个西红柿也没摘到,就跟着你跑出来了!
这位好心的伙伴的话,后来竟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我引以为豪的理由——我跑得快,长大我就当运动员!
最终我也没当成运动员,上学后的事实证明我跑得并不快,而且我本人也特别讨厌跑步!
另一件事情大约发生在我七八岁的时候,那时,我们已经搬到新家。西邻居种了棵药葫芦(俗名瓜芦),在养猪的栏棚上打了架子,让药葫芦的秧子爬到上面。药葫芦的秧子蔓延得很快,不几天便长到了两家的公共地盘,于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我悄悄的爬到西屋上的平棚上,偷偷的摘了两个小药葫芦,把玩了半天后,悄悄的放到了我的小床下盛放杂物的纸箱里。
时间长了,也就忘记了。
等有一次找东西时,竟然又发现了它们,青色的皮已变成了熟透的黄色,还散发着点香味。因为只是听说它能药用,却又不知具体怎么个用法,可又不敢问母亲,所以就又偷偷地藏了起来。
很长一段时间过去,才又记起它们,去找时已不知去向,最终也没敢去问母亲它们的去向。
直到现在我也没弄清楚它们的下落。
揣摩一下,也许母亲后来发现了它们,看它们干了就扔掉了;也许母亲发现了它们,就把它们还给了西邻居,现在已没必要去考证了。不过,我认为,按母亲的秉性,她会选择后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