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由来

高三/其它/785字/423℃/2025-04-19 23:22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佛教传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盆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且佛教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标签:由来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记叙文忆,想,思,结局,一样

    忆,想,思,结局还是一样。走到街堂,呵,上海的街堂,风景真的好迷人,好壮观!绿化带的植物,饱受着那些...

  • 初一|记叙文外公的大学

    1、十一载期盼的岁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升起了民族希望之光。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考的恢复,他这个老学生和年龄...

  • 初二|记叙文尽显山水情怀

    龙湖位于龙山与谷山之间,东北南三面有滕州至邹城的公路环绕,它是北沙河上游最大的水库。该水库始建于19...

  • 六年级|记叙文冬雪

    早晨,掀开窗帘,啊,下雪了!我好兴奋!我飞奔楼下,踏雪漫步,雪花们像一个个淘气的娃娃玩耍着,又像是一...

  • 五年级|散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想起我国多少的英豪惊天动地,轰轰烈烈。南宋抗金英雄岳飞,他牢记母训“...

  • 初二|议论文黑色荆棘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自己是一朵高傲带刺的玫瑰,却没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颗脆弱而永远开不了花的花骨朵罢了...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