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有两个读书人给我印象很深,一个伍次友,一个明珠。这两人曾同住一店、同上一榜、同为康熙器重,结果一个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明相”,一个仍归于民间游学四方。
从剧情看,这两人都很有才,若论锦绣文章、天下大计,状元伍次友胜于明珠,若论察言观色、随机应变,“万花筒”明珠远胜于伍次友。伍次友能由古及今知天下大势见国家之弊,独不识相对而坐的“龙儿”小友“真龙”面目,而明珠却第一次见面就心中有数。正因为品性不同,两者所选的路也不同。面对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党同伐异的血腥官场,还有伴君如伴虎的朝庭,伍次友主动退出,连两心相悦的女人也不敢带走,明珠则如鱼得水纵横捭阖青云直上。
康熙是非常器重伍次友的,希望得他辅佐。他在第一次见到周培公时就说过此话。可是,如果伍次友当初真的留下来,又将如何有几个类似的书生命运可作参考。其一李光地,这位认定“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的书生,因为不愿卷入党争而向康熙揭发事实真相,险些丧命,还被教导:“先要学会做人”。其二周培公,有非常之才,并为平定三番立下大功,但因为他“只在直中取,不愿曲中求。”的性格,最终老病死于东北的冰天雪地。其三姚启圣,这位官越做越小的老夫子,虽胸有平台方略,但因为有“傲气”,便莫名其妙地被康熙关进大牢几个月。最不能忍的是从东北到北京的路上,姚启圣被关在囚车之中冻得几乎成了雪人,而康熙还以雪球掷他取乐,古人云:士可杀不可辱,姚启圣能忍下来,也算很有奴性了,可康熙还要他在总督位子上时上时下。这些读书人有一个共同点:会做事不会“做人”,也就不会做官,只使形势特殊一时做了官,也难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伍次友能及早抽身可谓有先见之明,不过还得有澹泊之心才能做到。
所谓会“做人”,就要象明珠,十八个心眼眼眼相通。康熙就离不了这种人,他需要利用党争以求相互制约,就如“老祖宗”教训的:要利用他们而不被他们利用。明珠之流整天想的也是同一个问题:怎么利用他人而不被他人利用。因此,他们虽有才干,于国家于百姓却难有好事,他们的才干大都用于谋私利了,百姓只不过是他们高举着的打击政敌、装饰自己的牌子而已。这种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一段时间里也难禁绝,必需看清。《人民日报》有一篇题为《用人也是导向》的评论专门写出了这种人:“为此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终日俯仰于领导之间,逶迤于团伙之中,把正派人视为迂腐,把实干者视为愚昧。”“用这这样的人,势必凉。
了人心,误了事业。“什么时候,明珠之流没了市场,会做事的人不用费尽心机学”做人“,象伍次友一样有才干的正人君子可以放心、顺利做官,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