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陟县育英学校东侧北走100米,便到了民乐十六街。推开8号我的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院内一个微小的花园。
小花园褐色的泥土中种着三棵不大不小的树:一棵石榴,一棵香椿,一棵无花果。树下除了一丛奋力向上攀爬的金银花藤,还有薄荷、蜀葵、迎春花。正值暮春,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还记得孟春时节,无花果、香椿、石榴次第冒出或鹅黄、或绛紫、或血红的嫩芽儿。那时迎春花早已独领风骚,担当着报春的使命;而今,它已是绿肥“黄”瘦,枝繁叶茂了。
这三棵树是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种的。但我们三人各有所爱:爷爷喜欢吃香椿芽儿炒鸡蛋,自然偏爱香椿树。奶奶对火红的石榴花情有独钟。我礼赞无花果如饴的甘甜,更感佩它那种无意于万紫千红的招摇而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格。由于我们各持己见,便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爱好格局。
我爷爷是一个豪放无羁的人。他常在晨光熹微中诵唱辛弃疾的“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我奶奶却总是在夕阳西下时,望着渐逝的晚霞和夜幕垂挂的苍穹,站在晚风中摇曳的石榴树下低吟浅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跟他们都不一样,我朗读的是自己的诗句:“没有万紫千红,没有馥郁芬芳,带着一份信心,奉献美味果香。”给我的无花果立传。
每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披着霞光,爷爷在为花树浇水,奶奶在摘洗青菜,我在预习课文。阳光漫过屋顶,漫过棚子,最后从树梢上流淌下来,在整个院子里蔓延出一片金色的宁静。
春天,在我家小院里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