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叹水的柔情万缕,万流汇聚,也能成就惊天骇浪;莫言沙粒细微弱小,群沙狂舞,也能就成恐怖的沙暴;莫看轻风柔弱,狂风起势,也能悍动商厦楼宇;阴阳并济,有阴方能有阳。是故,善处阴阳,方能阳刚。
阳刚教育面对阳刚危机,岂图用男女隔离的方法来重振男性青少年的阳刚之气。看似立竿见影,实则改头换面,河中芦苇,外空内虚。药方下错了,最后只能适得其反。中医调理一直遵循《易经》原理,以阴阳兼济为核心进行医治。臂如肾虚,看似阳刚之劲不足,实则有肾阳虚和肾阴虚两种。过度补阳,则会阴势不足,肺热狂躁;过度补阴,则阳势不足,足冷体寒。男女教育亦如此,阳刚不仅体现在肢体上的强壮,更体现在内在对女生的谦让、对责任的担当等方面。只有在责任教育、品德教育这些细微的“阴柔之处”下功夫,才能真正解决“阳刚危机。”
中国古时教育,提倡男女分离,甚至只有男学堂,这种教育方法本身就是一种“男尊女卑”的写照,男学子自身对女子就有一种细微的关怀与平等,却多了一份昂首阔步式的“大男子主义”,阳刚之至,但略显浊臭,也怨不得贾宝玉批男人“为泥作的骨肉”。
直至新思潮涌入,才有了女子学堂。到男女学堂,这种阴阳失调的局面才被打破。女子亦可习文尚武,评书论政。而男子亦可在男女同校的环境中培养一种关怀的心性,塑造一种宽容的品质,少了一份倔强、逞强,多了一份平等和责任。看似阳受阴之击,实则阳取得阴之善,阳的美丽,阳的健康!
余光中曾写到完备的生灵应当具有两种特质,猛虎的刚强和蔷薇的温柔,能于刀山火海前英勇无畏,能于落花缤纷中煎茶吟唱;能于困难前无畏,能于受伤时关怀;能于道义前担当,能于潦败时振作。教育同样如此,需要培育的不是纯粹的阳刚之气,而是一种阴阳并济的完满的人性。
诚然,考试制度对优劣生的等级分化、存优淘弱的选拔方式等社会现实,的确给男孩子的尊严和自信造成了莫大的打击。有些人变得懦弱,有些人渴望从韩流、日流中娇柔做作的男明星身上寻求阳的补,这样的阳,若是不加以制止和引导,男生们果臭要成为“跨了的一代了”!
所以,下准药,下对药,下有效的药就更显得尤为重要。此处以诚恳之心开一记药方:“药材,责任关怀,阴柔并济;药引,家长老师,社会、国家;注意事项:不付实践,一切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