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三峡》

初一/说明文/715字/428℃/2025-05-21 22:18

学《三峡》这篇课文时,老师先教我们读了几遍,我根据老师的读音和节奏把不认识的字标上了拼音,又画好了节拍,有个地方“自非亭午夜分”,总容易把“自非|亭午|夜分”读成“自|非亭|午夜分”,于是我就多读了几遍,按照正确的读音和节拍,我把这篇课文背了下来。从书上我了解到作者的生平简介,老师又给我们补充了一点内容:《水经注》共40卷,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要想理解全文就得从词语先下手,把不理解和难以理解的词语向老师问懂,再对照注解和课文一并翻译。其中,活用词“奔”和多义词“以”尤其重要,必须牢记。

翻译了这篇课文以后,我们不难发现:这篇课文是先写山,在写水的,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呢?可以调换吗?反复读了几遍后,我明白了:正是因为有了连绵陡峭的山势才产生了湍急的水势。结果,事实证明我的理解是正确的。《三峡》的语言文字优美,写法也很特别:结构上,采用先总后分,总写了山势的连绵陡峭,分写了三峡一年四季的景色,一年四季又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楚;描写上,又采用正侧结合的手法,如第一段中的“重岩叠嶂”,就是正面写山高,“自非亭午夜分”就是侧面写。在描写水势上,还举例说明夏水之急;语言上,精炼而准确,写山峰和柏树时,一“绝”一“怪”道出了三峡的地理特征~险;“清荣峻茂”简单的四个字,就绘出了一幅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旺盛的图画。结尾引用渔歌,又渲染了三峡秋季凄清悲凉的气氛。全篇文章的写法堪称叫绝,又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读了此文,我收获不小:写景时,要注意正侧结合,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用词要精炼准确;阅读文章时,要学会咬文嚼字,体会蕴涵在字词句中的情感。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记叙文我的小记者生涯

    报里充满知识。从我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看报,知道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去年三月份,妈妈的同事告诉妈妈太原晚...

  • 五年级|其它昆虫大战记

    从前,在草丛里有四个昆虫王国,分别是青虫国、蝎子国、步甲虫国和萤火虫国。它们友好相处,日子过得还不错...

  • 高一|其它我们都是赶“时代“的人

    踏着薄薄的晨曦,哼着轻快的乐曲,带着理想和无限的憧憬,我们慢慢地步入了“时代”的大门。在这道门的背后...

  • 初一|记叙文他是位性格幽默的人

    他是我的同学,一个蛮幽默的人。他的皮肤很黑,和他那洁白的牙齿相比较——哎!一个天,一个地。他染了头发...

  • 初三|其它端午节包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

  • 初二|记叙文魔法苹果

    又是一个雨天。阿玉无奈的关上窗子,她的扳着手指算着,星期一是雨天……星期二也是…··今天是星期三,那...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