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余音

四年级/散文/1300字/462℃/2025-04-20 00:16

懂得一点历史知识的人,对“齐景公”这个名字想必都不会陌生。齐景公的陵墓--齐国故都遗址之一的殉马坑,正处在我的家乡--山东淄博临淄。殉马坑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殉马坑坐落在齐国故城大城的东北部,墓主为齐景公。景公名杵臼,齐国第25代国君,在位五十八年。《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景公后期“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他“爱马”已经到了痴情的境地,因此在死后也要“六百铁骑殉葬”。殉马多数是5--7岁的壮年马,是人为处死后,按照一定的葬式排列而成。今天,我们要去的,就是当年景公“六百铁骑殉葬”的地方。

殉马坑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小的时候,爸爸妈妈还带我去过一次,可那时候毕竟年龄小,心里只是模模糊糊有个影子,至于它的巨大的历史价值,我一点数也没有。现在,爸爸骑着车带着我正走在去殉马坑的路上,我的心也像这车一样,怎么也平静不起来……

殉马坑只开放了一部分,只能看到其中的一段。这一段特意修筑了大厅来保护古遗迹。看到了,看到了,殉马坑已经在我的眼前。走进大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马的尸骨。马分两行,昂首侧卧,四足蜷曲,井然有序,似乎是战前的姿态,已经听到了战鼓雷动,四踢腾空,正待出发。若不是马的皮肉已经荡然无存,谁也不会相信眼前的景物是一匹匹死马!当我第一眼看到坑中的几十铁骑时,我的心就像被历史震撼了一下,那是一份无与伦比的重量!齐国,乃春秋五霸之首,这六百匹马可装备一百五十余辆战车,和一个小诸侯过的军力差不多。由此,齐国经济的发达、军力的强盛可见一斑。

从齐景公的陵墓,我又想到了辅佐齐景公的晏婴,人称“晏子”。正是在晏子的辅佐之下,齐国政权稳定,与邻国关系融洽。对于晏婴,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就是晏子赦养马人的故事。齐景公爱马,宫里有专门为他养马的人,有很多很多的马。一次,一匹好马突然病死,景公知道后又心疼又生气,下令把养马人斩首。晏子看见急忙阻拦,对景公说要让养马人知道自己犯下的罪。景公同意了。晏子说:“国君要杀你是因为你犯了三条死罪,一是把国君的马养死了,二是死的马是国君最好的一匹马,三是因为一匹马的原因让君主杀人,百姓知道必然怨恨君主,诸侯知道必定轻视我们的国家,所以君主要杀你。”景公听出了晏子的言外之意,知道晏子不是在说养马人的罪过而是在指责景公重马轻人的过错,于是赦免了养马人的死罪。从这个故事里,我看到了晏婴的机智与勇气,但最重要的还是晏婴的拳拳爱国之心。其实景公也并不是一个昏君,他能听进臣民的劝告和意见,因此齐国才会变得强盛。

景公死时,晏子已故去多年。尚若景公死时晏子还在,他会让景公以六百铁骑殉葬吗?一定不会。晏子知道,以这么多的马--足够装备一百五十辆战车的马来殉葬一人,必定劳民伤财,使国力衰退。不过,退一步说,若当年晏子在世,六百余铁骑殉葬的壮观场面也就不会出现,九州也会少一文化瑰宝,齐国故都--临淄,也就不会为它的存在增添这么多光彩。

我觉得,整个齐国的历史正像孔子当年闻后“三月不识肉味”的韶乐,而殉马坑正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乐句,虽小,却不可无。韶乐散了,却还有余音,正如齐国之历史一样,久久在耳边萦绕,令人不忍拂去……

  标签:历史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三|记叙文她是个性格多变的人

    她,外表看起来十分开朗,活泼,但她真正的性格却无人知晓。有一次上课时,她在与旁边的同学说话,老师一紧...

  • 初二|记叙文那时,我感受到了爱

    那天是星期六,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去书店借了本《中学生优秀作文》。在阳光的照耀下翻看起来,忽然一张撕...

  • 初一|说明文选美大赛

    一年一度的选美大赛快开始了,许多动物都在准备着,乌鸦也不例外,这不,他正在想办法呢。他绞尽脑汁,最后...

  • 六年级|记叙文闺蜜们,我对你们说

    77个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但我相信,我们的感情,一辈子都不会输给时间。一一题记这个暑假,没有太多的欢...

  • 六年级|散文美丽的广西,我的家

    广西壮族自治区,已经50岁了。这50年,您走过了多少个春秋,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才创造出这么多辉煌和...

  • 高三|其它包馄饨

    高三暑假作文范文:包馄饨我的家乡在瑞安,虽然这里没有美丽的风景,也没有特色的小吃,但我确信,家乡有一...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