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化人生

高三/议论文/1155字/317℃/2025-02-01 13:56

一个生在显赫的名门贵族,一个走到中国现实主义诗歌顶峰的人,谁曾想过他的一生却是流离失所,四处漂泊,贫困多病,客伴终生的。他优国优民而不优己,他悲悯百姓而无人悲己。一个影响着中国三千年文化的人,最终却贫死客船。

杜甫(公元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或许在自号时,他便已经明白自己一生老在四野。他青年时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后,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尔后,弃官西行,定居成都,晚年因生活所迫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出峡,漂泊于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悲悯属于时代的产物,鲁迅说,杜甫不是古人,他生活在我们堆里。悲悯属于人类的激素,我们每个人在没有被生活麻木时,都会萌生对人的悲悯,对“路有冻死骨”的悲悯,因为那冻死骨在活着时也曾悲悯过人类。

他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时还悲悯着“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他在安史叛军俘获时还悲悯着“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他在自家“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时还悲悯着“东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三吏官吏黑三别百姓苦

杜甫的同情与悲悯,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主线,因而他有了“诗圣”与“诗史”的并称。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真实地描写了的县吏、老妇等人的思想、感情,生动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

杜甫过着乞讨的生活吗?

《浣花旅地志》记曰:“杜甫寓蜀,每蚕熟,即与儿躬行而乞”,杜甫真的如记载中所说行过乞吗?

我们从杜甫的人生经历就可以看到,同时也可以从杜甫的诗中发现,杜甫行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杜甫被迫离开长安,流落到成都,一家人先是借住在浣花溪畔的一座古寺里,家里就揭不开锅了。杜甫这样记载过:“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碍于面子就给高适发出求援信:“百年已过半,秋至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高适从百里之外背米来接济他,邻里又送他些小菜,使他免却了无米之炊的困苦。实际上自离开长安,杜甫就有意无意地过起了到处乞讨的日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大爱无疆,就如同求得这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的寒士,胸襟是用爱承载的,爱能像野马一样在奔驰般拓展着自己的心胸。一个人可以像杜甫一样没有家财万贯,可以没有日日的欢欣,但却不能没有了爱,只要心中久存着爱,就有信念,就是一种巨大的财富。爱可以修行一种心境,可以修行一颗善心,可以让自己、让别人都俱欢颜。

  标签:人生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五年级|散文自行车和汽车的对话

    ( 月月赛:十一月快乐作文 )昭阳实小 五(3)班 高雨迪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快速地行驶着一辆辆崭新...

  • 六年级|记叙文五里桥游记

    星期三,学校组织我们去五里桥,我们班高兴极了!这次活动只允许5、6年级去。老师叫我们两个人带一个袋子...

  • 六年级|其它六年级新学期感想

    时间过得真是快呀!就如同一把箭“嗖”地从眼前划过,一个刚迈进学校的一年级小朋友,一眨眼,就成了一个六...

  • 五年级|记叙文我经常想念她

    在困难面前,她坚强乐观;再为人方面,她诚实受信;在风雨面前,她为人着想。她只不过是一个农村的小女孩,...

  • 五年级|日记游杜甫草堂

    8月7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闻名中外的杜甫草堂,一睹大师风采。草堂共有三个门可供游客出入,我们是...

  • 高三|其它小学生重阳节作文

    /span>小学生重阳节作文800字时光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又一年的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代表...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