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生石想起

初二/说明文/883字/219℃/2025-02-24 02:55

我本人并不喜欢旅游,也没曾去杭州亲眼目睹过三生石,只是偶尔从林清玄的《三生石上旧精魂》读到过它的故事。那代表中国文化、生死观念的三生石和它那浪漫凄美的传说不仅使我引发了万千遐想,其中也包括了我对生死的重新寻思与认识。

在很小的时候,初懂人事之时,“生死”只代表“诞生——生存——死亡”,一个单纯的过程,可长大了,真正懂事后,才发现“生死”之道理不仅仅局限于此。看私人,人师常教导学生应好学、成才、造名,才算生有价值;看中国,国人从古至今就有一种生死轮回的思想;单放眼整个世界的历史,有人被千古传诵,也有人遗臭万年;有人生时如行尸走肉,也有人死后却似生依旧。这样一来,生死的界线便开始模糊,两者看似如有天壤之别,实际却只隔了一道门而已。这门是什么?人的心境。

前有任末削荆为笔,苦学感徒;马克思主义今仍被推崇;司马迁撰写《史记》,名留青史;贝多芬耳废作曲,精神动人。……这些中外前人生时虽可能曾经历过种种磨难,出生贫寒,微不足道,却能在死后若存,传精神于人心。相比之下,时今呢?而后呢?今虽有悠悠大国,众众人口,但人的心境却似乎已变,少了些什么。是生死的思考、观念与认识!人们开始害怕死亡,不再有视死如归的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人们开始苟且偷生,真的成为了任末口中的行尸走肉,整日昏昏沉沉,不理于事;人们开始贪图享乐,如孟子所述般不再勤奋劳作,生命只在于享乐,最终必陷而亡。本身存有圣洁思想的佛教,如今也难逃悠悠之口,成了每个人的自我麻痹与安慰,多数人不再注意领会佛法精髓,只偏爱于信仙恭佛,用生死轮回来麻醉自己的精神境界,却忘了那佛学最重要的根本:真正的生死是什么?!

生死的真正本意是让人们热爱生命,珍惜时间,感慨生活,虽不一定要像前文举例的几位名人般创奇而使然后传,其名常留于世,其精神常留于心,但至少不能违背、辜负生死的意图!它是种警告,是种激进,是种鼓励!而如今虽仍有“神人”不落俗套,化破暗暗长空而出,可大多数人却依是醉生梦死,日渐消沉。如果人们依旧整日迷失其中,那三生石就真的失去他本来的价值与意义,只剩下一副虽浪漫却空虚的传说与泡影了。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五年级|记叙文凡人的等待

    儿童节、国庆节、圣诞节和元旦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可在今年的12月25日,我过的不是那么的开心。今天是圣...

  • 初一|其它读《青年近卫军》后感

    “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年轻的人...

  • 六年级|记叙文夸夸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是个勤劳的人,她虽然已经八十多岁了,但干起家务活来还是“宝刀未老”,非常利索。她那慈祥的面孔...

  • 高中|其它未成年人不能承受的抉择

    一位登山者遇到暴风雪,正当他寻求自救之时,碰到一个冻僵的人。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决定放弃继续前行,...

  • 初一|记叙文生命里的温情小事

    生命的流逝并不是走马观花,需要我们停一停,走一走.停下来,思索怀念那些温情小事;走过去,寻觅盼首另一...

  • 初二|日记十天的故事,一生的回忆

    2001年8月3日的早晨,我起了个大早,看阳光在窗帘缝隙间跳跃。今天性情格外的好,因为又能参加新东方...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