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一整年似乎只是灰蒙蒙的一片。单调的重复,简单的忙碌。我机械的做着一切,似乎没有多想过什么,但我知道我并不迷茫。这一年,我处于花季。
初中的同学过生日,是星期天,恰逢学校要补课,我给自己放了一天假,对老师谎称家中有事,溜出来疯了一天。三年的默契不是假的,见到他们谈起来还是一样的开心,可是彼此都变了好多。我明白我们都不太习惯这种变化。我不感到悲哀,不感到失落,但我怀念以前的朋友。以前一起不管不顾地瞎闹瞎玩,一起吵嘴一起用功的好朋友。可是我们都变了,我们都不再是以前的我们了。
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吗?我问
我发现我喜欢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我曾不止一次的幻想我的初恋情人。他应该是一个稳重,有内涵,懂得体谅别人的男人,因为我一向欣赏成熟的男性。他不可以吸烟,他应该有一口洁白的牙齿和深邃的眼睛,就想科特库本那样;他的思想应该有一定的深度,他应该和我一样喜欢体育和书籍,热爱达利;他应该勇敢,不做作……
他并不完全符合这些条件,但是,我喜欢他,也许是因为他的认真细致,也许是因为他的干净整洁,也许是因为他的坚毅倔强,也许是因为我发现越接触越看不清他。安妮在《告别薇安》中写到:当一个女人发现人不清楚一个男人时,她会爱他。也许是这样吧。我对他的印象深刻起来缘于莫奈的《圣马丁岛上的罂粟花小径》,绝美的感动。我从不知道男生可以对一幅画愣愣的盯上几个小时看。他说那幅画有种特殊的震撼力。我本来并不欣赏莫奈的细腻唯美,我爱的是达利的怪诞豪放,莫奈的这幅画选材也并不特别,但我第一次看见这幅画时就直觉出一种莫名的感动,看得出那一片悠长绵远的柔情和他的清爽妩媚,闪烁着愉快和希望,让人狠不下心来远离它,抛弃它,一直寻找对那感动的共鸣。所谓知己难寻,最终寻到时,我真的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后来又得知,他欣赏弗洛伊德和奥斯丁的程度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多的相同之处,想必从那时起我对他开始有了好感吧。可我以为我们是朋友,我们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铁哥们型的,一个星期以前我还会自信满满的说“我会喜欢他?怎么可能,我们是哥们!”可是现在不同,这种感情是什么时候变质的呢?我解不出来。
我在别的事情上可能比较随和,可是在感情方面决不外漏。我没打算告诉任何人,包括他。我认为顺其自然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我不希望弄的连朋友都做不成。也许是我胆怯,也许是因为我自卑,至少我还有原则,这是我的作风,所以到现在我也没有告诉别人,只是在声明“我们是朋友”时比较心虚。
我还只是个学生,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这是妈妈说的。
初三的几课模考我全过了,成绩还可以,老师表扬了我。我发现我不喜欢这些,我要的是诚恳的赞美和发自内心的欣赏。
我和老友的联系仅限于三分钟的电话了,与几个笔友也停止了通信,因为时间紧迫,学习任务也很重。老师很高兴,因为她一直在反对,但她不知道,我还与一个笔友保持着联系,因为他说我是最能了解他的思想的人,惟一的一个,可以看出他很孤独,我不知道如果没了我他会怎么样,我并不是将自己看的很重要,但他是这么说的,而且我喜欢和他写信,因为能产生共鸣。
有一个一起玩的Boy说想和我做朋友,我说对不起,我没有时间,他说连普通朋友也做不成吗?我没有理他。他继续问,你是不是喜欢他?我说还有20天就要中考了,加油吧!祝你考个好学校好班。我哭了半夜,我一直以为自己伪装的很好。我该怎样面对他?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天起来,除了眼睛红肿的我,一切照旧,我没有时间去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眼前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让我去做。我每天要学习,我很努力的学习,我要考上高中,我要上大学,那样我就有大量的时间了,我就能可以在图书馆里读我最爱的弗洛伊德了,我就可以真正开心起来去和许多同学交往,我还可以大大方方的寻找自己的那一份幸福了。
明天,就要中考了。
开学,我就高一了。
还有三年,高考就要到了。
自己面对的是真正的现实——大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