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熙的夏风微微抚过脸庞,夹杂着一阵沁人心脾的幽香,似乎如支轻柔的羽毛在心中飘荡,直惹的心头痒痒的暖暖的,风中似乎还有一丝清香,一阵含有荷花的淡雅之香……
6月的天空,蓝蓝的,有时也有些烟雨蒙蒙,可却丝毫不影响荷花对人眼球的吸引。6月,荷花繁盛之际,生活的热潮也随之而来。西湖中全都是荷花灵动嫣然的倩影在凌风中翩然起舞以及满是惊艳的游客在猛拍,貌似想留住这瞬间的永恒。使我不禁想起《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即使“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见此景恐怕也会羞红了脸,我的脑海中仿佛有一幅画卷在我眼中不停地浮荡起来:断桥下,残阳余晖下,一身欣长的身影撑着油伞,怀中还依偎着一位婀娜,飘逸如尘的女子,在阳光的照映下,仿佛一对金童玉女,全身泛着金光,双目炯炯的望着那顶着落日余晖的雷峰塔,秀荷在那里见证着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
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充满灵性的荷一直是文人墨客的钟爱之物,她逊于姿态葱秀,袅袅娉娉,因风飞舞,俨然彩蝶展翅的虞美人;不及蓝色妖姬的妖而不艳,媚而不俗,仿若欲言又止的女子,带着一丝羞怯和一丝坚定;更不能与雍容华贵的牡丹相媲美,但她却宛如一枝独秀,向千万人展示自己清雅的魅力。明代女诗人“愿将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表达了她对并蒂莲的无限憧憬与祝福。而王昌龄的《采莲曲》中说“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但我却认为“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才是她真实的写照.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陶渊明情系于莲,而我垂情于夏荷,不知我与周敦颐是否志同道合?如果我说,天边的云彩为什么那么绚丽,是因为它在空中飘浮;地上的河水为什么那么迷人,一在于它不畏艰难,不畏险阻,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向前流淌,那么西湖的风景为什么那么夺人眼球,则是因为有了荷花的风姿而愈显妩媚妖娆。
自古,荷花都有圣洁之意,风雅之姿,纵观古史,哪一个流芳百世的不是君子,不是一个贤明豁达之人.因为舜的高尚明礼,所以才有了尧慧眼识才;因为胸有大志,少康才能树起了恢复夏朝的旗帜;项羽乌江自刎,却留给我们破釜沉舟的霸气与胆量;曹操兵败赤壁,却留给我们“里就临江,横塑赋诗”的豪情;因为有了孙中山,黄兴,孙武等人的“□”才有了武昌城内一声枪响划破长空,腐朽的清皇朝统治才能土崩瓦解.不过,荷花之姿不是如此吗?
我爱荷花,爱她的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爱她的清纯似水,更爱她的“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令人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