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麻,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归。这是一首写母爱的诗,关于母爱的诗还有很多多,都是赞美母爱是多么的伟大。母爱是做儿女报答不了的。俗话说母亲对子女十份心,子女对母亲一份心。
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小时候和母亲的点点滴滴,以及在母亲去世后对母亲的回忆。文章主要讲的是作者童年时期家里的事情。
小时候家里六个孩子,我排老四,生于1954年。因为家里条件差,常常饿着肚子,如果遇到天灾就颗粒无收,只有吃国家的救济粮。当时安共分换粮,如果我们也去干活的话吃饭不成问题。可是父母早早的就让我们上学。一定让我们出人头地,就这样我们六个孩子靠着父母微薄的公分。
在学校吃饭交什么就吃什么,交多少就吃多少。从来都吃不饱,记得有一次粮食吃完了,我实在是太饿了,当时有一个同乡问我怎么了?我说太饿了,当时他拿了一个变了味的玉米面团子给我。我二话没说拿起就吃,吃完以后在上课时我的肚子就疼了起来,只好回家了,到家以后母亲给我做了一碗杂面汤,喝过之后躺在床上肚子就不疼了。但是好几天缓不过来精气神。
那时候,一年到头我们每人连一双布鞋都难以保证,只要有土路,我们就脱下鞋子拿在手上,赤脚走路,公社收购站的破鞋堆就是我们的免费鞋店,不管什么颜色,无论男鞋女鞋,只要穿的上就行。虽说不伦不类,但是胜于没有鞋穿。
那时我们住在窑洞里,“吃不上,穿的破,住得挤,欠债多”。我母亲绞尽脑汁,省吃俭用,费尽了心血,为了不饿家人,母亲就上山挖可以吃的食物,母亲每次都要自己先尝,有几次因野菜而中毒,万幸的是中毒不深,经抢救后脱险。
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看到过我的母亲倒过剩饭剩菜,夏天的剩饭剩菜酸了,母亲就放些碱,热一热,照样吃。
现在长大了,工作了,母亲也因为我们而死去,我为了对母亲的歉意,带着父亲去北京玩,带他去了很多地方。只有怎样,我心里才有一点点的宽恕。
这篇文章,作者回忆往事,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爱,以及母亲对子女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