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与俗就像同生一根的花朵与绿叶,相伴融入历史、生活的方方面面。历史中有雅与俗,你既可以从正史中了解君王的政治抱负,也可以从野史中读到后宫秘史;生活中有雅与俗,你既可以出入咖啡馆、高档酒楼,也可以往来菜市场、大排档;音乐中有雅与俗,你既可以听高山流水,也可以听玉树后庭花;文化中有雅与俗,你既可以探寻学术奥秘,也可能接触庸俗、低劣书籍……雅与俗的共存,可以说是无处不有,即使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有时也是雅俗兼备。雅与俗的评判标准并不统一。如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受到许多专家质疑,认为其形式不庄重,内容太肤浅。对此,袁腾飞是这样认为的:“历史,本来就没那么神秘,作为老师,应该把课讲活,而不应该照搬教材,把学生都讲睡着了。”我十分赞同他的看法。把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讲得生动活泼,若这是“俗”的话,那也俗出了水平。然而,不是所有的俗我们都应该接受。芙蓉姐姐、凤姐蹿红网络,让人怀疑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审丑时代”;名牌大学校长严肃场合大秀流行歌曲、网络词汇,虽说无伤大雅,但多少总有几分媚俗的嫌疑。其实,一些低俗的东西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泛滥,已经不需要我们的文化人、我们的精英分子去推波助澜。当然,有时候一味求雅也未必适宜。我看了《非诚勿扰》节目,虽说马诺“坐宝马”的言论和闫凤娇“厕所门”事件饱受网友诟病,但这档节目并没有我想象中那样糟糕,至少没有特意去渲染“拜金”或“炫富”,只是很生活很真实地表达出部分人的金钱观或经济状况而已。所以,骂归骂,收视率仍居高不下,百姓爱看才是硬道理。这让我想起一部曾经热播而一直被网友拍砖的新《红楼》剧,所有台词一律遵从原著,并配有文言旁白。照李少红所说这样一部“制造精良”的电视剧应该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李少红爱岗敬业、遵从原著的精神确实令我佩服,但她忽略了一个问题:你是拍给谁看的
是拍给高级知识分子、文化名人、红楼学家看的,还是给计较柴米油盐价格的普通百姓看的
这一点,罗贯中做得好。《三国演义》之所以比《三国志》受欢迎,就是因为它把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变成了半文盲可以看懂的白话文。李少红的孤芳自赏是让这部自以为深得原著精髓的电视剧失去观众的最主要的原因。提到雅,我们往往会想到“高雅”、“文雅”、“优雅”之类美丽的词汇;但提到俗,一般人都会想起“低俗”、“庸俗”、“鄙俗”之类,然而,除了这些丑陋的词汇外,其实还有“通俗”。若把“俗”理解成大众化,理解成贴近民众,我认为,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