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端午节

高三/其它/821字/239℃/2025-05-14 04:07

旧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老北京人习惯俗称为五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顺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亦称"端阳"。

端阳节始于年龄战国时代,起源于江南,由来有多种说法,民间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说法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楚大夫屈原。宋代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为"忠烈公",正式将五月五日端午节赋予纪念屈原的意义。抗日战争时又定五月五日为"诗人节"。

端午节时,在南方讲究举行"龙船竞渡",在北京明清两代则讲究"熙游避灾"。初五日上午,群进天坛"避毒",天坛是祈年圣地、各胜,既仰仗天之神力避毒,又可游乐;过午,有的到鱼池或高粱桥、满井、草桥、积水潭等处"饮醵熙游"。

端午应节食品是粽子,一般是小枣粽子,蘸白糖吃。时令鲜品是樱桃、桑椹。糕点展卖一种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图案的桃酥式的圆糕点,叫"五毒饼"。人们以这些时鲜和应节糕点用来上供或互相送礼。

北京人俗谓"善正月,恶五月"。因五月天气温热,易生病毒瘟疫,故用天师符和钟馗像来镇宅、驱避"邪祟"。清人柴桑《燕京记》云:"(端午)前数日,肆间用黄纸盖朱印,或绘天师、钟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购而粘门上,以逐祟恶。"从五月初一起,各家还将菖蒲、中小学生作文大全网艾草插在门的两旁,一曰"蒲剑",一曰"艾虎",也为辟邪驱瘟。为辟邪,京城端午时,人们还纷纷买蒲鞋穿上过节。

端午节还有"扔灾"一说。节前,手巧的妇女以五彩绫罗制成小虎、葫芦、樱桃、桑椹、瓜豆、葱、蒜外形,用彩线串起来,五月初一那天系于小儿的钗头或背上、胸前;小姑娘还用硬纸条叠成菱形"粽子",缠上五彩丝线,戴在身上,通称"葫芦"、"续命缕"。到了五月初五午时之后摘下来,连同贴在门楣上的剪纸葫芦揭下来,一起仍到门外,叫"扔灾"。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饮黄酒,在小孩头上用雄黄画一"王"字,有的还用雄黄涂小孩的耳鼻孔,说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虫钻到耳鼻孔中往。

  标签:端午节北京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散文我想我们都长大了

    我想我们都长大了。我想我们之间有了一堵隐形的墙,让我们有了隔阂。我想我们之间有了些不信任,让我们有了...

  • 四年级|记叙文森林里的怪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遥远的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和睦相处,安居乐业,过着快乐的生活。可是这...

  • 初三|其它关于一只鸡的死因

    农场里,一只鸡被车压死了。农夫:要是被我发现是谁,我一定会让他赔10只鸡农妇:算了把,我们自认倒霉,...

  • 三年级|记叙文采访九江附属医院口腔医院

    星期六上午我们浔阳晚报小记者怀着兴奋的心情聚集在九江附属医院口腔医院门口等待参观采访。我们先来到医院...

  • 五年级|其它动物园秋游日记

    今天我们秋游去动物园,坐在车上的我,真想马上就飞到动物园,不知有哪些小动物在等着我们。一下车,同学们...

  • 高一|记叙文江阴赋

    帝既崩,鞑虏因破关,朝入京师则夕屯江北,旦济长江则暮至扬州,何移之速也!然王师火铳炮石不备,兵甲粮饷...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