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孔夫子

高三/议论文/998字/255℃/2024-06-28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君对臣要惠,臣对君要忠

父对子要慈,子对父要孝

兄对弟要友,弟对兄要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先生是宋国人。其父叔梁纥为陬邑大夫。孔子在十七岁时已经以知礼而闻名,所以说孔子成为圣人并非是命运的全部安排,圣人=先天之才+后天之奋。

鲁大夫益僖子临死前嘱咐儿子懿子道:“孔丘是圣人的后代,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能当国继位,但一定会有才德显于世。”这几句话,虽不是注定孔子的身世,但是这无疑也是孔子后代的寓言。“当国继位”孔子因为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所以离开了鲁国,周游列国,寻找实施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这就是圣人即将成名的奠基石。从这看来,这圣人真的很“神圣”吗?答案是“未必”。圣人也是有凡人的种种欲望的。我想如果当时条件允许,孔子说不定早成为了一代政治名家而不是今天世界的大圣人。说起孔子的官场经历,也是一部传奇。

年轻时,孔子当过季氏家的仓库吏,司职吏和司空。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治理地方相当有成绩。次年,升任司空又官至大司寇,这相当于今天中央级的官员,地位之大,可想而知。因为鲁定公沉迷酒色而不理政事,所以孔子离开。孔子在十四年时间里,先后到过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孔子希望有君主任用他,说:“假如有人用我,一年时间我就能做出成绩。”这等的渴望、企盼然而却没有一个国君任用他。

一生七十载,只为求功明。鲁哀公十年(前484)孔子六十八岁时回列鲁国。他“病没世而名不称焉。五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这句话和我们一般人的观点没什么异样。孔子为了死后能留名,寄托自己的政治主张,于是他根据自己的观点,集中精力整理旧的文化书籍,编订《尚书》、《士礼》、《乐书》、《诗经》、《周易》、《春秋》六种儒家经典,而成为大者。

所以说圣人是因为他们忍受了常人所能承受的痛苦,超越了常人做事的境界。我们都一样,都有先天的各种杂思想,谁都可以从这边走到另一边,关键是你自己能否架一座让自己自渡的桥梁。我想孔子没有成为仕途的调零者而成为学识中的大家,也是因为他一心在追求着自己心中的梦。不管是官场还是学识中,他都要“留名”,这种思想超越了时空,博大恢弘,以人和人的关系为出发点和归属,探求社会安定,人际和谐的方法。

孔子是凡人,拥有常人的大思想。

但孔子也是仁人志士,因为他心怀大梦!让我们向历史流水中的搏浪者致敬!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二年级|记叙文自己动手做书签

    今天,我自己动手做了一枚漂亮的书签,想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动手之前,必须把材料和工...

  • 初二|记叙文聪明·智慧

    谁都愿意,听到别人说自己聪明;谁都希望,自己变得聪明。聪明,即是耳聪目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聪...

  • 初二|其它热爱的力量

    热爱是通过成功之门的钥匙。美国是个热爱篮球的国家。有一个小伙子,他对篮球非常痴迷。但是在中学,他连对...

  • 五年级|散文注视……

    注视轻盈的身姿,矫健的步伐,洁白的纱裙.很美,很美.注视蔚蓝的天空,飞翔的鸟儿,棉花糖似的白云.很美...

  • 高三|议论文天才小论

    天才无疑是令我渴望而不可及的。我从小被戴上了一种叫蠢才的帽子。人们口中的言谈也都是这个孩子高智商啦!...

  • 六年级|记叙文雨后

    雨哗哗的下着,滋润着大地。静静的,雨停了,大地显出勃勃生机。一道彩虹横跨空中,像一座七彩桥,云朵慢慢...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