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不散

高二/议论文/859字/331℃/2025-02-22 17:38

近日,有网友将一些“老规矩”整理发到网上,触发了人们对于在文化长河中逐渐消逝的一些国粹的回忆,也让我不由得想起儿时读过的《牡丹亭》。

“玉茗堂前朝后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这是《牡丹亭》第一出中的唱词,第一次听是和外婆一起去戏园。当时,外婆出街,并不是去看戏,而是有别的事,而我听到戏园里有“咿咿呀呀”的唱腔传来,又看到戏园门前的海报上舞台人物穿戴着古装,显得非常漂亮,于是,硬要外婆进去看。当时,只见台上戏子水袖翻飞,曲声婉,后来才知道,唱的是昆曲。回到家,便央求奶奶寻来戏词,一遍又一遍地念给我听,又找来录音,自己默默背下里面的一些唱段,再献宝似地学给家里人听。

时光荏苒,儿时的许多记忆早已淡忘,唯独那《牡丹亭》深深地根植在了我的心里,存在于记忆之中。当年痴迷的《牡丹亭》早已阅读过百遍,虽不精通,但好歹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忆起往事,只是淡淡一笑,便过去了,但那一出出戏却忍不住要去看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于成为我的习惯。每当周末或节假日,同学们会相约去游乐园,去郊游,但我只想去戏园。可是,没有同学陪我去,约过几次,但都被他们骂了“一个未老先衰的老古董”。无奈,我只有让外婆陪我,幸好,外婆也是喜欢戏曲的。因为这样,当同学们聚在一起谈论《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时,我很想有人与我谈谈杜丽娘与柳梦梅,谈谈生旦净末丑,谈谈唱舞台上的悲欢离合。

我再不奢求有同学与我一起去看《牡丹亭》,但我希望一如他们希望别人理解他们活在“都教授”的灵魂里一样,理解我活在杜丽娘的情感里,抑或崔莺莺,抑或杜十娘。不知道是我的感觉,还是演员的原因,近来,总觉得台上那缠绵咿呀的唱腔也带了几分敷衍,少了几分真情,少了那绕梁不绝的音效。

曲未终,我便出了戏园,回到家,发现电视中正在放《霸王别姬》,看着程蝶衣在日本军官前虽“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眼眶不禁湿润起来。

我相信,那些唱入人心的戏词总会流传,一代又一代。纵是时过境迁,戏中事,才子佳人,世俗恩怨,仍伴着那咿咿呀呀的唱腔,曲终人不散。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记叙文义卖活动

    在我的脑海里,有着许许多多难忘的往事,其中有一件事,像天上的北斗星一样,闪闪发光,让我终身难忘。11...

  • 五年级|记叙文香蕉皮旅行记

    在一块碧绿的草坪上,有一群游客,游客们在那里踩来踩去,把碧绿的草坪搞的脏兮兮的,还把零食包装袋、瓜子...

  • 初二|记叙文有趣的小黑狗

    小黑狗刚到我们家时的模样我还依稀记得:胖乎乎的身子,黑黑的小脸蛋,两只小眼睛还没睁开就一会在地上打滚...

  • 初三|其它恐怖医院五天旅

    “醒醒,醒醒,别睡了,六点了,测体温!”正在睡梦中畅游的我被急促刺耳的声音吵醒,“啊?几点了?刚六点...

  • 初一|记叙文青草地上的他

    这片青草地,这个花季,那位男生。周日下午的校园总是静悄悄的,上午还是那般喧闹,自由的铃声在期待中呼唤...

  • 初一|记叙文清明放风筝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清明也是一年踏青、感悟春色的最好时节。今天,阳光明媚、天朗气清,爸爸说带我去放...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