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总是昏昏的,随着余秋雨在文化中历经一场旅程真有点累。
这两天读书的时候,总感到压抑。虽然他老人家说要写些轻松的东西,边走边写,把旅途的点点滴滴的感受都写下来,把思维里面一闪而过的灵动都记下来。我随他一起走,可我们好像都走岔了,和原先的初衷走反了,他的文字比任何时候都要苍老,我的心情比任何时候都要沉重。
第一站,就是痛的,吹着黄风的黄色沙漠中,那个黄兮兮的王道士,嫌屋里太暗,于是,一道石灰,太薄,两道石灰……刷—刷,刷白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变成,洞内的净白。净白啊,他刷白的,是中国最伟大的艺术,是世界最宝贵的财富。耻辱啊,中国的人,中国的道士。敦煌的经书,绘画,织绢,唐塑,以极低的价格,一车车,一箱箱运往海外—那些不叫中国的国家。现今,中国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只得一次次屈辱的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镜前……当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想起这个中国的老农民,他是麻木与无知的,纵使我们再恨他骂他,也终归是对牛弹琴。我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嘶叫:“不可以,不可以忘记这永久的耻辱!”
旅途在延伸,走过了莫高窟、阳关古址、沙漠隐泉,每一处都是绝美的渗透着文化底蕴的景象。但,也是人烟稀少、破落不堪的。静,是他们的幽雅所在,孤独,是他们的气质体现。然而,人们对艺术对文化的漠视,却让我汗颜。周围,有不少喧闹的场所,也有人在文化古迹上留下大名的,回来,这就成为炫耀的资本吧。可这是艺术的内涵吗?当网吧、酒吧、舞厅人满为患时,我的心里涌起的是千般苦涩。
江南小镇,是最喜欢的一个地方,也是最温柔的一个地方。我曾经去过乌镇,这个以它的茶馆而出名的小镇。茶馆多在河边,傍晚,依河而坐,要一杯茶,在氤氲的茶香中,袅袅的水汽中,品人生百味。据说,泡茶的水,是河中的水,是荡漾了几千年的水,捧着杯子,听杯中水淡淡的讲小镇的故事。或许,余秋雨说的是对的,“堂皇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想来想去,没有比江南小镇更足以成为一种淡薄而安定的生活表征的了。”
现代人的节奏太快,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太简单,现代人没有闲情逸致去品味泛黄的历史,幸好有余秋雨,幸好有《文化苦旅》。
在文字中,在历史中,我的心,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