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有感

初三/其它/1186字/474℃/2025-02-24 09:24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亘古不变的师德规范要求中,道理很简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什么是师爱,师爱究竟如何构建,是我们平时很少深入思考的问题。关于师爱,学者们有许多论述。最近我读了弗洛姆《爱的艺术》一书,得到不少新的启示。他是这样将不同的爱加以区别并分析爱的历程的:首先,他谈到母爱,认为母爱是一种无条件的、对无依无靠者的爱。孩子获得母爱不需要其他条件,只要是她的孩子。母爱无私而伟大,人们称母爱是自然、是土壤、是海洋、是安宁、是无忧无虑。但母爱的无条件也有消极意义,孩子可能因此无所作为,从而推动自己的主体性。其次,他分析了父爱,认为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爱。父亲讲,我爱你是因为你尽了义务。父爱与母爱不同,母爱是存在的爱,父爱是应得的爱,代表理性的爱。这就迫使孩子为了获得它而更加努力,这就有利于主体的发展。再次,他分析了爱的第三发展阶段--自爱。经过母爱、父爱之后,人成熟起来,使自己既成为自己的母亲又成为自己的父亲,扬弃了父爱和母爱,把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既具母爱施爱的本性,又具父爱获爱的能力,有了自我尊重、热爱和对人尊重和理解,形成自己的良心。弗洛姆把爱的发展历程表述为:接受母爱--寻找父爱--表现自爱的过程。他认为,作为教师,这三种爱是凝聚在自己整体人格中的,并指出:会爱孩子的老师要根据不同情况把它零售给孩子,在零售中体现出教育目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艺术。那么,教师的爱是一种怎样的爱呢?首先,教师要像母爱那样无条件,对任何一个学生,不管其长相、个性、家庭背景、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如何,都给予爱护。教师爱学生应是无条件的给予,认识到“我爱学生无条件,只因为他是我的学生”。这种师爱会使学生感到母性的温暖,他失败时可从母亲怀抱中得到支撑,焦虑时可得到勇气,成功时可获得鼓励。学生在“母爱”中不必胆战心惊,而可以毫无顾忌地表现自我,从而为班级创设家园的气氛。其次,教师在广博母爱的基础上又扮演着父爱的角色。它与母爱互补互存,对学生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为学生履行规范创造条件,使其在“讨好”中形成寻求爱的能力,在一种积极的心态中发展主体性。在学生形成自爱的阶段中,外在规范内化为他的道德良心,自爱的学生从教师那里继承师爱的两种牲:学会爱人和赢得别人的爱。高明的教师既能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又能让爱的种子在他的心中发芽生长。这就是成功的教育,这说明教师已具备了成熟地师爱。这种成熟的爱最核心的部分是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尊重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指不体罚、不训斥学生,更意味着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权利、发展潜能、发展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是现代师爱的灵魂,是学校德育的核心,是最有力量的教育智慧。尊重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最自然、最直接的人格精神的培育,就是让学生在受人的尊重中学习尊重,在被人爱中学会爱别人。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二|散文我最欣赏风

    风,是大自然的使者。水中,微波荡漾;岸边,杨柳拂面;田野里,野花摇摆。这一切,都是有着风的调剂,才能...

  • 六年级|散文童鞋,再见了!

    童年是一个虚拟词,它瞬即逝;童年,是一个人长大后美好的回忆;童年,如一杯浓郁醇厚的卡布奇诺,让人回味...

  • 六年级|记叙文含羞草

    暑假期间,为了提高数学成绩,我参加了奥数班。在学习班附近堆放着一堆沙,沙堆四周长满了很多不知名小草。...

  • 初一|散文十四岁,我多了一份感动

    14岁,我多了一份感动……十四岁的我们,正值花样年华,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份感动。有感而生,怦然心动。...

  • 三年级|记叙文让人烦恼的作业

    在我的三年小学生活中,写作业,是每天都要做的事。“作业”这两个字,也是同学们最熟悉不过,最憎恨的了。...

  • 初一|散文书海

    它使我聆听了西楚霸王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叹。他让我懂得了屈原一心报国却屡遭排挤遗留在...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