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初一/说明文/863字/175℃/2025-02-07 03:39

徐特立曾经说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这句名言全面阐述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告诫世人收获与付出的内在联系。按说,大多数人都应知晓这个道理,可是现实却往往令人心寒。

不看他人,先说祖国呕心沥血陪育出来的花朵吧。一发考卷,顿时花容失色,千悔万悔自己当初考试前的潇洒脱俗和面对同窗挑灯夜战而自己却悠闲地与周公约会的“洋洋得意”。一边赞美他人的智商之高,才华之出众,一边又为自己懊恼不已。这种人随处可见,尤以学校居多。

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对此也颇多感慨。小时候对孩子的一昧溺爱,一昧顺从助长了他们的任性,嚣张,目中无人。甚至发展到了违法犯罪,因为一昧的溺爱,使他们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自己为人的准则,那么跌入犯罪的深渊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曾听闻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年轻的母亲送自己的儿子去上幼儿园,离别时再三叮嘱:“喂,儿子,在幼儿园吃梨时一定要挑大个儿的,咱们也付了钱

,不能吃亏!”儿子支支吾吾地说:“妈妈,老师说过,要学孔融让梨,要挑小个儿的。”母亲顿时火冒三丈,拿出家长的威严,狠狠地训斥儿子说:“什么孔融啊,那是一个纯傻冒儿!”儿子唯唯诺诺地点了个头,径直向校园走去。再看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师组织学生去春游,因为上来晚了,只得倚着扶手站立,三个多小时过去了,笑声依旧,直至老师站得双脚浮肿依然无人让座。

单看第二则事例,只是觉得孩子太自私,太不懂得尊师。可是再看第一则事例,那可就发人深省了。“谦让”是我国流传已久的美德,“孔融”是我国从古到今青少年的楷模,却被母亲以“傻冒儿”冠之。殊不知,在孩子心中已种下了自私的恶果,那苦果由谁来品尝?当然是那些自认为“教子有方”的父母。

年幼的孩子不明事非,只认为父母说的便是真理。那些“谓为信然”的道理是毒害青少年的糟粕。究其原因呢,他们未能彻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含义。耕耘是收获的先行官。殊不知没有辛勤耕耘,收获只是无稽之谈。既然如此,让我们喊出时代的呼声:“辛勤的耕耘是收获之本,良好的付出是成才之道!”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三|其它我的奶奶

    My grandmother is a kind-heart granny who is popul...

  • 五年级|散文我期盼幸福

    有人问:“幸福是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在5岁事,我幼稚的认为,幸福是外婆手里的一颗颗麦芽糖;是外...

  • 六年级|其它读书的乐趣

    如果问我最大的乐趣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读书是我最大的乐趣。读书,你可知道在这字里行间蕴含了无...

  • 六年级|散文变了,我变了

    最近发现,原本开朗的我,变的很少说话,上网,只是在那边默默的看着我的照片,陷入深深的回忆,不知道为什...

  • 三年级|记叙文魔幻手机

    一天,一个富裕的小男孩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气球,他在回家的路上,一不小心松开了手,气球就飘飘然地飞到了...

  • 六年级|记叙文我身边的诚信故事

    总评:总是会听见人们谈论现在的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没有信任,但是作者讲述的故事却让我们感受到其实诚信仍然...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