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那颗蛀牙》读后感

初一/读后感/1034字/298℃/2025-05-12 11:54

今年暑假曾有幸读过秦素衣的一篇小说:《拔掉那颗蛀牙》,令我受益匪浅。

小说的主人翁是一位女孩。她在家里的地位十分尴尬,连夜里开灯看书,母亲都认为浪费。她的心渐渐滋生了仇恨。为了复仇,便拼命读书。虽然她的成绩优异,但是她的内心却无比冰冷。经过努力,她考上了外国的大学。在外留学时,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向任何人敞开心扉,感到无比孤独,于是去找心理医生。经过心理医生的指点,她第一次和家里通了电话,重新找回了丢失已久的亲情,内心无比轻松愉悦。第二天,她便回家回报了父母对她的哺育之恩,感受到无比的幸福与快乐。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不但精彩。小说的文题也很精彩,表达也很别致,中心也很凸显。

首先,小说的题目“拔掉那颗蛀牙”有着深刻的含义。“蛀牙”比喻她对家人的恨,以及她自己自闭性格的畸形发展。“拔掉那颗蛀牙”意味着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要怀着一颗关爱的心,这样自己才会快乐。

其次,小说的表达也很别致。就拿小说中三个句子来说。。一句是文章开头独句成段的一句“她恨她全家。”这句话开头,给人一种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为下文写她重温亲情做出铺垫、埋下伏笔。另一句是她回家后看到的家里的场景。“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这一句渲染出亲切的气氛,寄予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冻解,亲情重新回归。还有一句是文章结尾独句成段的一句“拔掉那颗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这句话结尾,照应文题,点明中心,警示我们对待他人应有一颗关爱的心。如果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更美好。

再次,小说的中心凸显。本文通过写“她”对亲人的态度由恨到爱,她的心情由孤独到幸福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关爱后而产生畸形心理。从父母的角度告诫我们应学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从“她”的角度高诉我们,也应该学会关心别人,这样自己才会快乐。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拔掉过“蛀牙”。小时候住在小镇里,到处都是卖烧饼的小店,一次和妈妈吵架,被妈妈赶出家门。走在路上,心中满是恨。经过一个烧饼店,老板送给我一个烧饼,我十分感激,想到妈妈把我赶出家门,便火冒三丈,对老板倾诉了一番,老板听完安慰我说:“孩子,我仅仅送你一个烧饼,你就感激我,你妈妈养了你十多年,你为什么不感激她呢?”听完我震住了,“蛀牙”早已被拔去,感到无比幸福便急忙向家门跑去,向妈妈认了错。

《拔掉那颗蛀牙》这篇小小说无论从故事情节、开头结尾还是中心,表达都十分出色。我喜欢《拔掉那颗蛀牙》,它在我眼中,是那么有魅力,它的确使我受益匪浅。

  标签:读后感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高三|其它慈善,从“心”出发

    近年来,盖茨、巴菲特来华劝捐,陈广标“高调慈善”甚至“暴力慈善”,众明星“诈捐”事件将”慈善“二字推...

  • 初二|议论文青春的旋律

    鸟儿的婉歌唱是它的旋律;大海的波涛汹涌是它的旋律;花朵的绚烂绽放是它的旋律;虫儿的嘶嘶低鸣是它的旋律...

  • 初二|散文冬天的颜色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冬天是有色彩的,除了众所周知的白色,我记忆中冬天的色彩还是五彩斑斓的。“北风卷地百草...

  • 六年级|记叙文一个神奇的地方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南国的明珠—深圳,游览了那里的许多景点,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那神奇的深圳少年宫...

  • 六年级|记叙文读书之趣

    我的爱好是读书,因为他能使我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所以我喜欢读书。我是一名高年纪的学生了,对于我来说,...

  • 高一|散文一个人,在路上

    一个人,在路上。风刮过耳际,雨后的世界,空气湿润而宁静!小雨未歇,任雨点追赶着背影,雷声在天际回响。...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