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沛县鼋汁狗肉

初二/说明文/1231字/140℃/2025-02-07 10:04

要说起徐州的特产,可真是数不胜数:又酥又脆的小儿酥糖;又圆又甜的红富士苹果;又香又大的新沂板栗……而沛县鼋汁狗肉也凭着它鲜亮的色泽,扑鼻的清香、柔韧的口感、原味的鼋汁和酥而不腻的狗肉而“跻身”徐州特产之列。素而有一句诗:狗肉出锅香满城,刘邦不吃不开张。

沛县狗肉可谓是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之久。要说它是如何的“出名”,就要归功于汉初沛县的两位名人——刘邦和樊哙。刘邦是沛县人,与樊哙是朋友,在未成事前刘邦是一个死乞白赖之人,常到樊哙的摊喝酒吃狗肉,但每次吃喝完毕,不付分文。时间一长,樊哙难免心痛,为了避开刘邦。他将狗肉烹好,四更即乘船渡河至对岸夏镇去卖。刘邦追到河边,却无钱渡河。正在烦愁之际,恰巧从河中游来一只鼋,那鼋颇解人意,把刘邦送过了河。刘邦寻到樊哙的狗肉摊前,见狗肉尚无人问津,与樊哙寒喧了几句,便迫不及待地吃起了狗肉。樊哙搬到河东三天,因是新摊,狗肉卖不出去,刘邦这一吃,众人都抢着买。三天积存的狗肉很快就卖完了。其后,刘邦常乘龟过河吃樊哙的狗肉。樊哙见躲不过刘邦,恨死了老鼋,就把它偷偷杀了,与狗肉一起烧煮解恨。谁料这一合烹,顿觉狗肉的滋味不比寻常,发出阵阵异香,尤为鲜美。随后樊哙总用这锅鼋汁烹狗肉,而且香味不减。不久,刘邦当了官,便借口樊哙脾气暴躁,把樊哙的切肉刀没收了。没有了刀,樊哙只好把狗肉烧得更烂,然后用手撕着卖给食客。谁知这酥烂的狗肉撕着吃更具风味。几年后,刘邦当上皇帝,衣锦还乡时想起家乡的狗肉,便以狗肉下酒。从此“鼋汁狗肉”就名扬四海,流传至今。

传说不可尽信,但沛县鼋汁狗肉自古闻名却是事实。做鼋汁狗肉的主料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沛县的纯黄狗,祖传的鼋汁,微山湖的野生甲鱼,除了这三种主要的原料外,公丁香、草果、砂仁等20多种名贵佐料也起了不少作用。将狗肉入锅后用慢火焖煨,然后再脱汤上色,才有了今天餐桌上香喷喷的狗肉。沛县狗肉的味道鲜美除了用料讲究外,关键还是汤的炖煮,据说,炖汤的时日越久,煮出来的狗肉越香。狗肉酥烂腴香,甲鱼软嫩鲜美,一切工序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鼋汁狗肉的包装也十分有历史意义,四个不规则的大字“鼋汁狗肉”潇洒的印在红色的包装袋上,下面是一幅古老的汉画像石,上面刻画着这样一个情景: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刘邦当上皇帝,衣锦还乡时,想起家乡的狗肉,便召来父老乡亲,用大块狗肉下酒。酒酣耳热之时,踌躇满志的刘邦乘兴起舞,并高唱《大风歌》。

狗肉除了供人品尝外,还是一个治病的良药,出水痘的孩子吃了狗肉,病情一定会大有好。因为水痘是热性的,而狗肉是凉性的,“水火不相容”,会促使病情得到好。

俗话说“狗肉上不了台面”,可徐州的鼋汁狗肉却打破了这传统的说法,这也使那些为了体面而无法品尝这刁肴的人“大饱口福”。如果与徐州众多的特产做比较,沛县鼋汁狗肉似乎并不那么“出类拔萃”,但也颇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韵致。这似乎正是沛县鼋汁狗肉真正的“魅力”所在——不十分出众,却十分独特。

  标签:介绍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读后感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这以是我第三次看完这本书了,但我却从不厌倦,因为每一次看起这本世界名着,我无不为鲁滨孙这种顽强拼搏与...

  • 初二|记叙文家乡的模样

    家乡,蕴含着我们的期望;家乡,充满了我们的幻想。家乡,多么美丽的一个词语。在那里,我们成长,我们快乐...

  • 高三|散文谁热爱的静美之秋

    一直以来很惮怕秋天,惮怕生命中所有这样静美的年岁。在这样静美年岁的气息下,我急促的呼吸显得极不协调,...

  • 初一|散文一杯充满了爱的牛奶

    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比平常多出了两倍,所以一放学我便飞快地跑回了家。一到家,我顾不上看动画片:“犬夜...

  • 初二|议论文不一定要努力

    E度不一定要努力。只要你快乐,这也是你学习,生活的一种努力!在这个大千世界里能够问心无愧的对别人说出...

  • 初二|散文天堂鸟

    “用高傲的心灵来承受不幸,用希望来安慰悲戚!”——天堂鸟如是说。我是一只天堂鸟。虽有如诗一般的名字,...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