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家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与乡街连接的是10多公里长的一条崎岖小泥路。下雨天,路面全是稀泥;晴天,尘土飞扬。碰上圩日才有车,车子是那种庄稼人自己开的小犁田机,农忙时犁田装肥,农闲时套上拖斗装货拉客。因为交通不便,所以我跟丈夫一年难得回去几次,这次回家,是送女儿欧回婆婆家小住一些时日的。
回去那天,很倦,又晕车,没注意那一路的水和泥,坑和洼,只觉得身子在一颠一簸中沉浮。
第二天回程,本来打算早上就要走的,婆婆说还是下午走吧,下午有车要送附近的小孩子上学。下午一点钟便在路旁等了,等了半个小时便不耐烦了。丈夫说:“咱们边走边等吧!”一路上,青的山,绿的水,山花点染,刚插上新禾的田野,有蛙声缭绕田埂,偶尔有一两只晶蓝的翠鸟傍江掠过……我禁不住轻踏上去,让大自然沿泥路把我吞去了,吞进春韵新灿的柔光里。一路慢慢地晃着,一边听丈夫说他那不断完美了的流光溢彩的童年往事丈夫说,他读书的时光都是这条小泥路伴着的。说起童年,一向沉稳,成熟的丈夫像换了个人似地眉飞色舞,叉腰,踢腿,手作飞鹰状,头摇得像个拨浪鼓。“那时,我们上学……下雨,光着脚,脚丫凉凉的……尖石,不怕照样奔跑如飞……夏天,洗澡,从桥顶上往下跳,母亲知道了,追着打……鱼,不是捉,等别人放鱼炮……麦哨我最会做了……我还会作麦秆人……”看着他人痴了似地沉醉,我只是笑。“嘟——嘟——”“听,好像有车来了”我推了一把跌在童年回忆里不能自拔的丈夫。
泥路上,开来了一辆摇晃如醉汉的小拖拉机,这种情况,不能挑肥拣瘦了,挥手摇下后,一钻进车里才发现坐的全是些读书的学生。
“你们都是上学的?”我问坐在我身边的一个长得很好看的女孩儿。
“是。”有些怕羞地答了,带着农村孩子特有的腼腆。
“你们是放大周假吗?”我知道农村中学为了照顾偏远孩子经常读两周书放四天假。
“嗯。”
“读书苦不苦?”我看着女孩肩上沉重的布袋,猜想那里面大半是些带回家看的书本。
“不觉得。”
“有车专门接送吗?”
“嗯,都是邓伯伯的车子接送的。”女孩儿指了指车头。
泥路上一路坑坑洼洼,车子艰难地爬行者,像一位不堪重负的老者气喘吁吁,忽然,车子咆哮起来,剧烈地抖动着,我打了一个踉跄,被丈夫接住了。
“抓稳,要爬坡了。”车尾一位瘦高的男孩说了句。
“中军,下车。”开车的人头也不回,急急的喊过来。刚才说话的瘦高男孩跳下了车,开始用力推车,坡太陡,车又超载了,小小的一个车子竟装了连司机21人,车子已在下滑,丈夫跳了下去,顶住了下滑的车子,这时又跳下去几个,那位好看的女孩把包往我身上一放也跳了下去,不知谁带头喊起了号子:“一
——二——推——一
——二——推——”推车的一个个背弯如弓,两脚向后蹬住,穿过人群,我看到了握在方向盘上的那双手,青筋暴胀,一个个突起的骨节似乎要破皮而出。这时浮现在我脑子里的竟然是那幅伏尔加河上的拉纤图,只是画上的人个个悲苦无奈,而这些人脸上却浇铸着一种希望和执着。
车子狂抖着,配合着推力,一步……两步……三步……终于上去了。
回望泥路,一个个深深的脚窝,如歌——昭示着一种信念和追求;如画——蕴含着一份厚重和希望。
最后跳上车的仍是那个叫中军的男孩。“走啰!”他朝前面喊了一声,声音里透着欢欣,还有一些淘气。
“这样一条泥路,走来走去,你们不烦的?”我问这位男孩。“烦啊!不过现在也只好这样了,等以后我读了书,一定……”边说边挥动着他那只瘦手,像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一定修一条跟城里一样好的路直通到我们村,对吧?得了,中军,都讲了多少次了,羞不羞啊?”那位好看的女孩子朝男孩做了个鬼脸,男孩不好意思地抓后脑勺,红着脸说:“就不许人家有个好的理想?”大家都望着他笑了。
“好样的!”丈夫拍了拍他的肩。
“到那时,中军,叫你爸开着拖拉机去接你!”一个胖小子凑了过来。
“笨死了,那时还开拖拉机吗?”车上的人看着小胖子的呆样,个个笑得东倒西歪。
“这车是仔家的?”我问那瘦高男孩。
“开车的就是他爸。”旁边一位接了嘴,怪不得刚才叫他下去推车。
“你们这些小调皮,一个个讲大话,还是想着好好念你们的书,别白花了娘老子的血汗钱,将来走什么样的路,就看仔们的哎!”开车的抽空瞋了儿子一眼,一嗓的温和和厚道。
“仔他爸说的对,光有理想还不行,好还得努力去奋斗。”车厢里静了下来……
车子到了。开车的父亲跳下车来,将车上的物品一样样接下来,最后才替儿子拿下车座下的一袋米。“好好读书,听老师的话!”那是一句说了千万遍的话,我却听出了沉甸甸的希望。
我们付了车钱,我看清了那张脸,平凡而普通的一张农人的脸。
“你不等人了?”我问。
“不等了,抽空来送这帮读书的小鬼,马上还要赶回去插秧呢!”说完,匆匆地开车走了。
望着泥路上远去的开车人,我想起了我的父辈,他们也对我希望着,而我现在在芸芸俗世中去争得的是不是早违背了先约?父辈们走了的泥路上的希望和梦想,在岁月的风雨中,是否早已“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朝圣者走在朝圣的路上,他们不悔。他们记得慈祥的佛说过一句话“不问结果”。
孩子们,愿十年之后,走在你们脚下的是你们今天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