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乐”与“不愠”

初二/议论文/1129字/306℃/2025-04-23 17:2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开篇孔子说的。古今中国人,只要是念过几年书的,差不多都能背诵,多数还能讲解。

读书不能仅停留在背诵和讲解上,而应在释义的基础上做更扩展更深入的理解,还要使之尽可能多的融会到自己的意识里,用以左右或指导自己的言行。如果据此来审视自己或他人,那对上述孔子的话,就有如巅峰峭壁上的灵芝,心向往之却行难企及。

就说当今吧,能把学习、复习或实习当作一件高兴的事来做的,能有几人?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中学习的主体。竖在他们眼前的目标是:考学,考个相对好些的学校;给予他们的任务就是:记和背——既背原文又背解释。上学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曹操口中的“鸡肋”,弃之不能食之如蜡,毫无乐趣可言。而成年人的学习,多是为了拿一张文凭,作为自己晋级、高升的台阶。“学而优则仕”、“书里自有黄金屋”、“书里自有颜如玉”,学者成了权、钱、美色的奴隶,又怎么高兴的起来呢?

相较而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更难。这“乐”得首先取决于“朋”。要想吾心快乐,其“朋”必是志同道合、性近趣投者;其“生”必是真心求学、以“学”为“说”者。上面说了,这样的“生”现已少有;而“君子之交”的“朋”,现在又能找到几个呢?官场上,阿谀奉迎、吹吹拍拍,拉山头、搞帮派,目的就为巩固自己的地盘和权位;“山头”上看似一团和气,暗地里也尽是是勾心斗角,使绊设卡。生意场上,更是尔虞我诈、坑蒙拐骗;没有真朋友,只有真利益;商场如战场,你傻乎乎的“乐”着,还能上商场吗?即使偶尔上了,也是死定了的!人说最“铁”的是:“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的学友、战友和难友,可到那“窗”儿一换,人心也就变了,剩下的也多只是“利用”二字了。就连办个“同学会”什么的,也多是贵者意显摆,贱者怀嫉妒。记得一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认识的人越多,我就越喜欢狗。”话虽刻薄,倒也道出社交场上的厌倦。

追名逐利,乃社会职场上人多共有的动因。“学”、“交”的落脚点也多在“名”、“利”这二字上。“不愠”者少见,唯恐“人不知”者倒是随处可遇。打开电视,翻开报刊,常见到的是四处卖弄的“华威先生”、看到的是“作秀”还玩“偶遇”的官员,随处可看到的是为求名利而装疯卖傻玩“低俗”和不惜“一脱”的“星”们;就连学校这最应淡泊名利的场所,做起招生广告来,也多玩虚假、拉金贴面。倒是那些坑民损国、权钱交易、蝇营狗苟者,巴望人不知、天不晓。

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不是说会背能解半部《论语》,而是说要用《论语》中的精华来修养品性、增添才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天下”者必先修身。现在,举国上下大倡“国学”,只望此“倡”不限在能“背诵”和会“解释”上。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四年级|其它读《纯真友情超越生死》后感

    这篇文章讲述了两个伙伴之间的友谊。两个女孩一个叫;帕西。一个叫林洁。11岁的帕西得了一种怪病;怕见阳...

  • 初二|散文那一刻……

    清晨,漫步于花丛之间,欣赏着阳光下这满目的繁华,一个翩飞的生命从我眼前掠过,停在一朵怒放的玫瑰花上,...

  • 三年级|记叙文看妈妈烧菜

    想起去年我过生日时,妈妈给我做了糖醋排骨,那滋味至今没忘。今天,我又缠着妈妈给我做这道菜。妈妈嘴上说...

  • 六年级|记叙文祈祷

    大地震,大悲恸。截至20日18时,汶川地震已造成人遇难人受伤,累计失踪人。震后已进入第十几日,血泪的...

  • 初一|记叙文时间都去哪里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听着这一首歌又想想那些犹如白驹过隙的日子,真想问问上天...

  • 六年级|日记跳绳双飞第一名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是综合课,也是我们跳绳同学的比赛时间。下午第三节课上课了,从广播里传出来一句话:请三...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