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忘不了童年时代的往事。例如某公司的经理,在他7岁那年年,失去了母亲,由姑妈把他养大成人。当时姑妈一番好意地对他说:“母亲出去看朋友了。”他白白盼望了好几个星期。这种隐瞒虽然出于善意,可是为了这件事,他长大后轻易不相信别人的话了。美国心理分析专家佛罗姆说:“不常信任别人的人,也就不常爱人。”据说这位经理,正因为如此,所以没有多少朋友。
小明生病后不爱吃药,后来妈妈在药里加了糖,并引诱他说:“这药是甜的。”可小明还是将药全部吐了出来,开始哇哇大哭。有了这次经历,直到今天成了大孩子,他都特别反感吃药而宁肯打针,味觉的刺激显然没有心理的刺激那么持久。
有人说善意的谎言比真理更可贵,比如医生或知情的亲友对身患绝症病人的安慰;比如为了保护个人的隐私,撒一个不危害别人和社会的谎,这些都可以得到理解和认可。但是,对于教育孩子,我们永远要学会诚实、守信,学会彼此信任。
社会学家发现,说谎是孩子的本能,是人类自我保护意识行为,通过否认事实逃避责任和处罚,或得到某种好处。
几乎在婴儿刚会说话的时候,就会如此。例如孩子嘴上还粘着巧克力,仍否认偷吃过巧克力,这种笨拙的撒谎往往引起家长莞尔一笑,认为是孩子天真可爱的表现。1—3岁的孩子说谎,多是本性的流露。可差不多从4岁开始,儿童就有了判断正误是非的意识,会认识到说谎不对。通过实验表明:5岁时,92%的儿童认为说谎不对。11岁时,只有28%的孩子认为说谎不对。显然,5岁左右的儿童最不喜欢说谎,我们不是常听人说:“小孩子的话最可信”吗这一时期,应加强对孩子的诚实教育,效果才会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