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高二/议论文/794字/205℃/2025-05-09 05:5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被人们定为千古不变的哲理。“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就是对这句话的很好解释。大多数人都认为,人类是万物之长,有着其他物种所没有的感情,但就是因为这种感情,人们容易受到身边物质的感化,从而“近墨者黑”。然而,不少人不予苟同。在此,笔者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近墨者未必黑。

近墨者未必黑,何以见得?

莲花

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得好。莲花生长在污泥之中,然而却不受其污染,在四周污秽的情况下,绽放出了洁白而高贵的花朵,成就了自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君子气概,赢得了世人的无数赞美。

鲁迅

鲁迅先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鲁迅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但他在少年时代就非常同情劳动人民,而没有像其他有钱人那样欺压人民。成年后他以笔代枪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丑恶面目。周围封建的教育,并没有把他玷污,反而激发了他内心对封建主义的反叛,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革命文学家。

以上例子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近墨者未必黑”吗?其实,这句“名言”本身就是有矛盾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如果让一个“朱”人与一个“墨”人相处,那到底是“朱”人先变“黑”,还是“墨”人先变“赤”?这就应该让孔老夫子也难以辩解了吧?

如果近墨者必定黑,那么很难想象,旧社会时潜入敌人心脏的地下党的结果如何,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与国民党特务组织、日本特务斗智斗勇、获取情报;他们不同寻常的经历和智慧与敌人巧妙周旋,为党和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都被真实地记录在党的史册上,而他们并没有被周围的恶势力所同化……“近墨者黑”在事实面前显得那么脆弱。

只要是块宝石,哪怕被埋在土里上千年也不会失去它的光泽;只要是只仙鹤,哪怕在成千上万只鸡鸭中,也不会丧失它那高贵的本性。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与事物周围的环境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后记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散文亲近自我,不再遥远

    在大千世界,慢慢地成长……曾经的,那个出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在凡尘的冲洗下。渐渐变得有所胆怯,我似乎和...

  • 五年级|记叙文日落

    星期六下午,为了看日落,我早早地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好了。五点钟左右,我便向东山头走去。太阳已经偏西了,...

  • 六年级|记叙文琴声悠扬

    我喜欢听马头琴那浑厚而悠扬的琴声,也使我喜欢听草原歌曲。在学琴的过程中,我曾经有过烦恼,曾经想过放弃...

  • 初二|议论文失败也是种财富

    失败——一个让人惧怕而又厌恶的词语,他能给颓废的人以重创,同时他也可以给乐观的人带来激励。从某种意义...

  • 初一|散文人生,失意还是诗意

    人生是什么?是一碗清茶,是一杯烈酒;是一条清清流淌的小溪,还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人生如风,岁月如歌...

  • 高三|散文狗和猫的生活

    我家有一只狗,从小在我家长大,小时候,很可爱,小胳膊小腿小脚,抬头时有一双清澈的眼睛。它有着黄色的毛...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