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改写作文

高三/其它/1350字/318℃/2025-02-24 13:20

小编导语:这是《木兰诗》改写作文,《木兰诗》向我们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小编整理了《木兰诗》改写作文,看看改写之后的《木兰诗》有如不同呢?更多关于《木兰诗》改写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木兰从军归家后,木兰是个女孩这件事顿时在军中传得沸沸扬扬,在百姓家中,这件事也成了茶余饭后的佳话,可以说真是弄得个满城风雨。于是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可汗和大臣们的耳朵里,根据军法条文,女子不能入军营,违令者当属“死罪”。 可汗把大臣们召集在一起,商议该怎么处置花木兰。大家觉得这件事很难处理,花木兰犯了军中法令,是犯了王法,可木兰功勋卓著,也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王法与功勋之间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大臣们各执一词。有人认为军法如山,这是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如果不追究花木兰,那怎么向黎民百姓交代?以后又怎么以王法服人?那国家将何以治理?更多的人认为花木兰固然有罪,但她在多少次战事中出谋划策、英勇善战,一次又一次地立下了赫赫战功;花木兰虽然是个女儿身,但在每次战事中,她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是一般男儿所不能比的;这十几年来,尽管战争那样残酷,战斗那样激烈,花木兰从来没有抱怨过,从来没有退却过;花木兰还善于跟同行的一般战士谈心,在不少关键时刻,她还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总之,木兰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也是不可磨灭的事实。

大臣们说得各有各的道理,可汗也被弄得举棋不定。

可汗和大臣们的议论很快就传到了木兰的耳中,传到了木兰的乡亲们的耳中。木兰得知此事后,却神态自若,没有一丝害怕。乡亲们得知后都来到木兰家。乡亲们对木兰说:“木兰,你是我们的英雄,我们支持你,如果可汗要杀你,他就是个昏君!”木兰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对乡亲们说:“乡亲们,谢谢你们!可我毕竟还是触犯了军法,王法无情。如果我死了,也是上天注定的。可汗处死我,也是为了维护王法,我死得其所。”这时,木兰的家人早已泪流满面。

在皇宫里,大臣们还在讨论中,这时一个军士进去报告:说有许多老百姓跪在城门口,求可汗饶木兰不死。可汗和大臣们都来到城墙上,只见城下面是黑压压的一大片,几乎全城的老百姓都在这儿了。见可汗来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大声说:“木兰为了我们百姓的安宁,一个人在外十几年征战,如今如果杀了她,真是没天理啊!”这时,百姓们都这样大声喊着。有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这样说:“木兰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你们不能杀了她!”甚至连一个三岁的小孩也开了口:“木兰姐姐是我们的英雄,谁杀了她就是坏人!”

城下的百姓群情激昂。可汗和大臣们会意地笑了。可汗对城下的百姓说:“你们说得对,我不能枉杀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我会顺从民意的。”接着,可汗还当场封花木兰为“女中豪杰”。可汗还说:“木兰是我们国家第一个上战场的女英雄,我将撤销不准女儿上战场的军令,以后凡是武艺高强的女子都可上战场。”这时,城下的百姓都欢呼起来。百姓们夸可汗决策英明。 这一段佳话一直流传至今,花木兰的爱国精神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她的事迹将流芳百世。

【点评】

本文小作者在学习了《木兰诗》后,对木兰从军归家后的情势发展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戏剧性地展现了一场由木兰女子从军触犯军法而引发的风波。文章构思又带有孩童心理,具有独特的写作个性。故事结局又恰到好处,顺理成章,使文章主题得经鲜明的显现。

  标签:改写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散文恩师,谢谢您了

    恩师,谢谢您了六年前,爸爸妈妈把我送到了这座“大鸟巢”——北京路小学。那时,我只是只懵懂而饥饿的“小...

  • 五年级|记叙文假如我是一朵白云

    夜晚,深邃的天空悬挂着一轮皎洁的月光,它的清幽给人一丝神秘,一份遐思……我坐在窗前,望着皎洁的月光,...

  • 一年级|记叙文地震,你带不走坚韧不拔的心!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剿醒了沉睡在幸福中的人们,再次震撼了举国上下中华儿女的心。继雪灾之后,从手足...

  • 四年级|记叙文球迷老爸

    我最熟悉的人----球迷老爸莒县城阳镇中心小学唐诗“进了!进了!好球!”球迷老爸这样喊叫着,手拍的通...

  • 五年级|记叙文写在脸上的爱

    爱是母亲给予的,爱是父亲奉献的。不过我认为在成长的道路上,在一旁永远默默关注着我们的是老师。也许是因...

  • 六年级|记叙文爷爷,谢谢你的批评

    亲爱的爷爷:您好!记得您还在世时,对我给予过一次最严厉的批评。那次批评,已在我的脑海里烙上了印。还记...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