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变成豆腐,从不好吃变成了美食;原石变成宝石,从不起眼成了众人眼中的聚焦点。没有磨砺,也就没有变化后的那番美丽。
人亦然。遥想苏秦当年,他素有大志,起先他游说秦国统一中国,结果不仅没有成功,而且花光了盘缠,衣衫褴褛如乞丐。他的父母、妻子和大嫂全都看不起他,这让他心中的郁闷难以诉说,他的才华和抱负也无人重视。经过这一次打击,他决心闭门不出,苦读太公《阴符》,一旦觉得困乏,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悬梁刺股”中“刺股”的来历。苏秦后来写成《揣》《摩》两部书,改变游说对象,联合六国来对抗秦国,最终身佩六国相印,风头一时无两。
如果没有秦国失败一役,没有决心改变的勇气,没有这份磨砺也就没有后来有名的合纵连横了,人们也就无法领略到苏秦辩论的慷慨激昂与用兵用计的智慧了。磨砺的过程是痛苦的,唯有熬过那份疼,才能等来蜕变的重生。越王勾践尝苦胆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他即位没几年越国便被吴国打败,勾践不得不到吴国去服苦役,服侍吴王夫差。在吴国期间,他表面上心甘情愿为阖闾守墓,饲养夫差的骏马、给夫差脱鞋,甚至在夫差生病后观察他的粪便察看病情,表演了一个完美的臣子形象。而且在回国后,他也送礼给吴国,好似已然成为了吴国的忠臣。但在勾践的心里,这一切只不过都是表象,他将其视为一种磨砺,日尝苦胆,用蓼薪刺激眼鼻打消睡意,他明白唯有忍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才能牢记那三年的屈辱,才有动力支持着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打败了吴国,让虚弱的越国重新成长为东南一方的霸主。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苏秦、勾践的故事都让我们明白了磨砺对人的影响,证明了经过磨砺的人生会绽放光华。其实,磨砺改变的不仅仅是人生,它更重要的是改变一个人的内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角保尔柯察金是一名青年的英雄。按照过去书籍的一贯描写,生活在最底层的保尔应该是欺软怕硬的主,但他却在一次次生活的打击与磨难中逐渐坚强,成为了一名年轻的英雄。他也曾经彷徨过。当24岁的他收到残疾证明书的时候,前所未有的绝望包围了他:没有了战斗力,自己还能怎么战斗,他还能给谁带来幸福?
茫然的保尔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告别这个“黑暗”的世界。然而,保尔的意志曾经在平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砺中受过洗礼,因此他重新战胜了懦弱,拿起手中笔,从事了文学创作,其作品激励着一个又一个革命同志。他重新找到了战斗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没有曾经的磨砺,在身体遭受常人无法接受的伤害后,保尔能坚。
磨砺是点亮人生的火柴,虽然它不够温柔,却能令我们足够坚强。迎接磨砺,挺过磨砺,品尝人生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