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蒙古包

六年级/记叙文/766字/451℃/2025-05-06 06:56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民居建筑经验。中国民居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蒙古包就是其中之一。

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寒风呼啸,大堤上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一望无垠的草原是蒙古族人民自由放牧的大舞台,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最适于游牧民族居住的就是蒙古包,因为它的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他在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古称穹庐,还称毡帐,帐幕,毡包等,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这些名称逐渐被“蒙古包”所代替。蒙古包整体为圆形凸顶,顶上和四周被厚厚的毡子覆盖。普通的蒙古包,顶高米,围墙高17米左右,大门朝南或东南。最小的蒙古包,直径有300厘米左右,大的则可以容纳数百人。它共有四大结构:哈那,天窗,椽子和门。哈那就是蒙古包围墙支架,蒙古包的大小以哈那的多少来区分,通常分为40个,60个,80个,100个和120个。哈那为120个的蒙古包,面积非常大,有6000多平方米,远远望去,如同一座巨大的城堡,十分壮观。但是,面积这么大的蒙古包在草原上并不常见。

牧民创造的蒙古包,有着蒙古族典型的特色。蒙古包分为固定式与游动式两种样式。半农半牧区大多建造固定式的蒙古包,周围墙壁用土砌成,上面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大多使用游动式的蒙古包,一种可拆卸,一种不可拆卸。可拆卸的蒙古包以牲畜驮运来迁移,不可拆卸的靠牛车或马车拉运。

蒙古族传统民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除蒙古族外,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游牧时也适用蒙古包居住。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开始使用蒙古包,但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至今仍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

看啊!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星星点点的蒙古包就像大海上扬起的白帆,炊烟袅袅,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

河北沧州任丘市研究院学校六年级:银子嘉

  标签:蒙古草原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一|记叙文粗心的王大婶

    我家隔壁的邻居王大婶,她的粗心可是出了名的。要说起她粗心的事呀,不知道能说出多少件呢!她上完班回家上...

  • 三年级|记叙文闲不住的奶奶

    只要一提到奶奶,在我眼前立马就会出现“闲不住”三个字。我的奶奶今年六十四岁,有着一双粗糙的手,能说会...

  • 初二|记叙文我和小荷的故事

    自从认识了之后,我奋力写文章,仅一个月多的时间就写了二十二篇文章,全部进入了发表区,我的作文得分也迅...

  • 初二|其它街角的一场戏

    曾经很高傲,曾经很天真,曾经很倔强,曾经很无谓,曾经很开朗,曾经很悠闲,是不是,太过于放纵。独椅街头...

  • 三年级|记叙文我种的豌豆长不高

    两周前,刘老师发给我们每人8粒豌豆。种子刚发下来,我想:我的豌豆真的会长得最高吗?只有回去种了才会知...

  • 四年级|记叙文观猴子

    好不容易迎来了一个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这里的动物可真多,有美丽的孔雀、笨重的狗熊、凶猛的老虎...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