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以为母亲只是一本平实的书,无需倾注任何感情的诠释就能读懂它;总以为自己已经长大,母亲只是一件古老的旧房,她给我的童年一遮蔽,再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总以为母亲的嘱咐是一种唠叨而不予理睬;总以为母亲宽容的心无需女儿的呵呵;总以为……
是的,进入小学我才意识到:我和最亲近的母亲之间竟潜伏着无数的盲点。
学习的紧张、考试的失败、形势的逼人已使我无暇去多接触母亲,不喜欢她重复了无数次的叮咛,甚至有时还会顶撞她。每每母亲提起我小时候的事,我总会不耐烦的说;"老提那些往事,烦不烦啊?别说了好不好?”我甚至开始藐视母亲的存在,一味地将自己投入到外面的世界中,而将母亲的关爱抛诸脑后。
然而有一天,当母亲的《江城子》“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烈火再炼双百日,化莫邪,断金刚”出现在我的书桌时,我才发觉,当自己急着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有一双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凝视着我——那是母亲的眼睛。我知道,我永远不能走出母亲的视野。于是发自内心地渴望真正读懂母亲。
母亲是世界上第一个认识我的人。我何时长第一颗牙?我何时说第一句话?我何时跌倒了再爬起?我何时骄傲的昂起了头?往事像长期不曾加洗的旧底片,虽然暗淡却清晰的存放在母亲的脑海中,期待着我将它放大。
我不知以前为何想逃避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为何不愿去迎接母亲宁静而温柔的眼神,真的是自己长大了吗?是不愿承认自己曾经弱小?还是不愿承载亲人过多的恩泽?我无暇多想,总以为母亲会永远陪伴在身边,总以为将来会有某一天让母亲将一切讲完。
然而在一个猝不及防的刹那,冰冷的铁门在我和母亲之间戛然落下。温柔的目光折断了翅膀,掩埋在黑暗的那一边。
我在悲痛中愕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
我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字都是母亲用血写成的。我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离去。从此我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个秘密,无法破译。
我像一部手工制造仪器,处处缠绕着历史的线路。
当我快乐时,她比我更欢喜;当我忧郁时,她比我更苦闷。当母亲短暂的离开时,我才长大梦初醒;我驶不出母爱的长河。
我知道,在人生的路上我不能一味去画一个以别人为圆心的圆,那样最终会迷失自我,永远走不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轨迹。然而,我永远也越不出一个由母亲构成的同心圆。那圆心就是我和母亲之间的默契。
我也并不是无法为了母亲而写母亲,我只是哽咽与春晖的无私。我怕因自己的拙笔而损坏母亲伟大的形象——虽然她只是众多东方母亲中普通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