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图文
MORE+二年级|记叙文狐狸的谎言
作者:彭冰冰小兔搬新家了,房子既宽敞又舒适。“咚,咚!”有人敲门了,小兔连忙去开门。原来是狡猾的狐狸...
初二|记叙文家乡的溪水
对于自己的家乡,谁不是赞美?我家乡的美丽景色众多,有高耸入云的衡山、有优美的地下龙宫、还有清澈见底的...
六年级|其它低碳”魅力时装秀
如果你听到了法国巴黎顶级时装发布会的背景音乐,一定会想到超级名模们穿着独具创意的各种服饰,扭着胯,迈...
初二|散文梦想的翅膀在心中绽放
上帝没有赐予我们翅膀,但赐予了我们会飞的心和能够想象的大脑,是我们拥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有了它,...
初一|散文悼念流年
“乘一叶扁舟入景随风望江畔渔火竹林深处。残碑小筑僧侣始复诵。苇岸红亭中抖抖绿蓑邀南山对酌……”一曲南...
五年级|其它靖江王府
在父母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国家4A级风景区--靖江王府。靖江王府景区的主要部分位于市中心的独秀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