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矿产资源的看法

问答/118℃/2025-04-19 23:18:48

优质解答: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的回采率仅为3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对

共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的仅有1/3,而其采选综合回收率及综合利用率也分别只有

30%.有关组织曾对我国1845个重要的矿山进行了一项调查,综合利用有效组分在

70%以上的矿山仅为2%,达到50%的矿山也不到15%,而低于25%的矿山则高达

75%.尾矿的综合利用情况则更糟.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尾矿基本上还处于未

利用状况,成了占用农田、制造环境污染和次生地质灾害的杀手.

与我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可谓是做到了物尽其用,尤其是共伴生矿的综合利用.美国铜矿直接回收的副产品

在10种以上,且黄金产量的40%、银产量的75%、钼产量的48%以及砷、铋、镉、

镓、锗、钴、铟、锑等产量的95%-100%都是通过综合利用途径作为副产品回收

的.加拿大黄金产量的30%、前苏联黄金产量的20%也是走的这一途径.西方国家

含钨废料的循环利用量更是占到了钨消费总量的20%-30%.资源紧缺的日本在矿

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上更是下足了功夫.目前,其多金属矿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76%

-90%.1994年,他们更进一步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开展“零排放”工业生

产的探索.可以预见,不论其“零排放”成功与否,都将会使日本的资源综合利用

再上一个台阶.

制约因素细说

为什么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如此之低?带着这一疑问,记者采访了有关专

家和行业管理组织,大家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一、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然.在计划经济时代,矿山以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

作业计划为主,而对如何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以增加企业效益则是无须考虑的.待到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成为主体后,绝大部分矿山企业已进入中晚期,加之税费

改革后企业税赋的加重,企业纵有综合利用之意,却无开展实施之力.

二、企业结构使然.据统计,到1999年底,我国共有矿山企业18.02万个,其

中99%为小矿山.由于“小”,不仅矿山企业的规模无法上去,就算最大限度地回

收资源也难以做到,更不用说综合利用资源了.目前,我国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均

为大型矿山企业,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投资体制使然.长期以来,矿山投资均以国家为主,尤其是大型矿山企业

更是如此.如投资伊始未考虑综合利用之事,待到矿山建成以后,则立项、资金等

就会成为综合利用项目的拦路虎,单靠企业有限的维简费来作为综合利用项目的投

资,无异于天方夜谭.

四、技术落后使然.建国以后,我国的科技进步虽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令

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地大物博思想的影响下,对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的投入却甚少

,导致无多少可供企业选择的成熟技术.

此外,综合利用产品的质量、性能、附加值以及人们对其所持的疑虑态度,也

是影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因素.

我国有着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十分有利的条件,大力开展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应

从现在做起.

一是我国矿产资源单一矿少,共伴生矿多的特点,为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广阔

的舞台.有资料显示,我国铁矿储量中,含有稀土、钒、锡、钛及铜的综合铁矿占

全部铁矿的1/4以上,3/4的银矿、2/5的金矿是伴生矿,南方的钨、锡矿大都伴生

有多种稀有金属及铋、钼等,晋东、川南等地的煤矿与硫铁矿或铝土矿、耐火粘土

、陶瓷用高岭土更是紧密共生.据一些大型矿山统计,即使按20世纪90年代初的生

产技术指标计算,矿山伴生组分的潜在资源价值也占总价值的35-40%.二是我国

目前已有了大量的二次资源-尾矿.三是企业成为经济组织的主体以后,追求效益

最大化已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我来回答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