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先生曾经说过,知中国者必知天津,知天津者必知八里台,知八里台者必知南开。
诚如斯言,南开这个名字被世人所熟知,但是南开的人呢?南开的风景呢?南开有湖名新开,这些都是一样被世人所熟知的吗?
北大、清华、南开、复旦——作为中国的老四所,有人以兵器来形容它们的不同:北大仿佛一柄锋芒毕露的青虹,清华就像削铁如泥的利刃,复旦宛若轻灵飘逸的短剑,而南开则是杨过手中那把朴实沉稳的玄铁重剑。不是没有锋芒,而是过于锋芒内敛,所以就没有了那种不羁的狂放,所以有时候,你听不到它的声音。世事繁华中,南开如同一个经得起寂寞的隐士,站在角落里拈花一笑。
南开的遗世独立不代表落没,这只是她的风格。风格的形成,来自于百年历史和南开人的自信。
南开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南开有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父亲——张伯苓。张伯苓本一介武夫,深受甲午海战之后的“国帜三易”的刺激,于是毕生献身教育,以图教育救国。南开诞生于民族危机灾难深重的时刻,办学之初非常艰难。作为私立大学,南开的经费主要是来自于社会的捐款,是真正的中国人民自己办的大学,真正的“民族大学”。 从1898年南开中学前身“严氏家塾”的6个学生,到1948年的包含大、中、女、小、渝五部,在校生达4000余人的一代名校,在战乱频仍的几十年间,南开却成就了如此辉煌的事业,这是在人们意料之外的。
南开是一座学术的殿堂,从这里走出了周恩来、温家宝、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罗伯特·蒙代尔以及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韩国前总统金大中等被聘为名誉教授,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企业家任兼职教授。数学大师陈省身在学校定居,身边汇聚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数学人才,使南开大学成为国际数学重镇之一。
“我是爱南开的。”最杰出的南开校友、开国总理周恩来如是说,现代戏剧大师曹禺先生如是说,当代著名艺术大师范曾先生如是说。南开人的名字在领奖台上熠熠生辉——可是名字的主人们总是沉默着微笑。南开也没有学场的浮夸和急功近利,只有一群本分的人在做本分的事,悠然自得,超脱物外,平和,谦逊,不事声张。一如校园里的新开湖,没有风雅的名字,却透着清新和宁静;没有广阔的湖面,却让人那么亲近。身在南开,是“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边云卷云舒”的练达心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