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当,叮叮当!”上午第一节课的铃声响起。陈小明同学从外面冲进教室,嘴里还嚼着早点,随手把来不及吃完的半个烧饼扔进了黑板旁的垃圾桶里。
一位戴着老花眼镜的教师走进教室,在“老师好”“同学们好”的招呼声中,老教师打开课本。当他走近黑板准备板书时,无意中看到那半个烧饼,顿时皱起了眉头。
老教师没有在黑板上写课题,而是过身来站在讲台前,阴沉着脸,头上那灰白色的怒发好像竖了起来,那咄咄逼人的目光扫视着整个教室似乎在问:“是谁扔的烧饼?快站起来认错!”同学们在下面小声议论:“这一回,陈小明有‘好果子’吃了!”
陈小明没有勇气站起来认错,老教师也没有大声质问,但从他那激动、凝重而严肃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的心一定跳动得很快。令人想不到的是,老教师并没有大发脾气,而是默默地走向垃圾桶,弯下腰,捡起了那被扔掉的半个烧饼,在众目睽睽之下,竟一口一口地吃起来。
教室里安静无声,同学们表情各异:有的吃惊地大张嘴巴,有的把蔑视的目光投向了陈小明,我心里想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名言,对这位老教师充满了敬仰之情。
此时无声胜有声,同学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觉地遵守纪律和秩序,大家默默无语地望着这位老师吃完了被抛弃的半个烧饼,然后老师问道:“是谁扔的?站起来让大家看看。”
陈小明站了起来,他不敢看老师,低着头,准备接受老师对他的训斥。但是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叫同学们背诵唐诗《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同学们齐声背诵起来,陈小明感到十分惭愧,脸羞得红彤彤的,头埋得更低了。老师意味深长地说:“一个烧饼不过几毛钱,但这是农民伯伯们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呀,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农民种植出来的粮食那可是宝中之宝呀!”他停顿了一下,深情地说:“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行为!大家一定要记住!”
“记住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这时,陈小明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他把头抬起来,诚恳地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浪费粮食,我对不起农民伯伯,我再也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