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

初一/议论文/885字/414℃/2025-03-31 07:35

再雄壮的河流,起于平静,终于平静;再激昂的乐章,起于和缓,终于和缓。

然而,人们总感喟于奔涌的河流而忽略了上游涓涓的泉水和入海处浅浅的浪花;总热衷于欣赏乐曲的高潮而忽略那引人入胜的开头和令人回味无穷的尾音。

的确,“过程”是任何一件事中最重的一笔。就拿一场球赛来说,只要球踢得好看,结局如何只是一个次要因素。但是,如果有本首页缺掉的书,我们或许很难静下心来将余下的故事欣赏完;而对于听书评的人来说,最牵肠挂肚的莫过于“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一场球赛,如果没有起始和结局,也就是我们说的起点与终点,而只是让球员在场上唱独角戏,这场球无论如何不能说精彩。

提起苏轼,人们往往会想到“饱读诗书、为官被贬、心胸豁达”,而这三个词分别反映了苏轼命运的大波折大起合——起点、过程、终点。但“为官被贬”更多只是“饱读诗书、心胸豁达”的陪衬。在他命运的终点,是他用“满腹经纶”写下的一篇篇豪壮诗篇。“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天下万物尽为苏轼所有,“灭灭生生何必在心头,”何等胸襟!苏轼以他多舛的命运为他生命的结局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直为世人所景仰。

思绪回到现实。池莉曾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孩提时代是我们人生的起点,我们看世上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不带任何虚假,容不得半点矫情做作,以诚待人;而壮年则是生命的重要过程,然而,我们开始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怀疑,总爱戴上“变色镜”去看人,虚伪在人际交往中变成法宝;到了老年,红尘俗世全然看透,多了份坦然,于是我们的生命欣然谢幕。倘若生命没有起点的稚嫩与终点的安详,而只有壮年的雄伟,恐怕我们再也难得一见什么纯真、反璞归真,恐怕这世界只会有尔虞我诈、坑蒙拐骗!

我们读律诗,赞赏的往往是精彩的中间两句,但真正表现诗人情感的,却是诗的开头和结尾。诗人们在那“起承合”中总会突出“起与合”,就是那大开大合才真正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所以,当我们感叹于当年强烈的阳光时,请别忘了充满生机的朝阳和韵味十足的夕晖。当我们为精彩的过程而激动时,请别忘了那同样振奋人心的起点和终点吧!

  标签:起点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一|记叙文小付出,大回报

    当我们早晨在床上熟睡,是谁在准备我们丰盛的早餐?当我们背上书包急急走出家门,是谁在门口千叮咛万嘱咐?...

  • 五年级|记叙文每一朵乌云后都有阳光

    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举办一个家长会,让每个班表演一个课本剧,让我们在舞台上比高下。我们班也立即行动起...

  • 六年级|散文难忘的母校

    六年的光阴要过去了,日出日落,时间总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与你擦肩而过。翻开陈旧的时间目录,回忆过去——...

  • 高二|散文颂昭君

    前世的多少次企盼,换来的只是今生的痛楚。多少次,你擎着热泪,忘记了眼泪的含义,忘记了怎么哭,泪水洗清...

  • 初一|日记老师,印在我记忆的深处

    2007年9月1日,我踏入了小学的校门,也在这一天认识了您。从那一天开始,您就成为我们的班主任;从那...

  • 初三|其它秋天的摇曳

    荡啊荡、荡啊荡,岁月的秋千在空中放肆的摇曳。满头的青丝被风儿撩乱了,孩子笑了,一俯一冲,一俯又一冲,...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