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之间尽显风流

初二/议论文/902字/142℃/2025-04-08 23:56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是作者借以赞颂某些历史上的出世之人,什么隐世独清,看淡世事,恬然安居,不受世俗污染。虽然语言确实是很美,好像只有隐居的才会有赤子之心,隐居的就是圣人,不过我确实不怎么赞同那种观点。

在我看来,隐是自然之道,而入则是天道。

回想历史的王朝衰败,在国家没落之际,总会有那么一些人说要改革,要振兴,也有一些人看到皇帝成天金迷纸醉,不思政事而喟然长叹:“吾国亡矣,我自退也!”后来,提倡改革的要么失败,要么就整个颠覆了政权和领军人物,也就是我们说的起义之类的。隐居的就成天在菜园山里忙活,不亦悦乎,日子过得也挺不错,还自诩为清高之士。

历史上隐居的有很多,能被成为隐士的却少之又少,作为真正的出世之人若能达到天人合一,能达到庄子的境界,自是不错的,可是这样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大部分只是为了躲避祸乱,免得受辱身死罢了。所以做隐士真的不易。

陶渊明的隐可以算是着了隐士之道,采菊篱下,荷锄而归,自是坦然舒适,笔墨绘山水之丽,而不显官场之利,偃仰啸歌,留得清闲。而辛弃疾,苏轼之类的可以说是疏隐或是迫隐等,也就是隐得不彻底,诗中有情,情中有难言之苦。这在苏轼的作品里是很容易找到的,虽寄之山水,却仍浮出几道过往旧事的回忆,这种大概是出于人道与自然之道间的饰伤主义,自然并不是灵魂的归宿,创作的源泉,而是用来遮掩痛苦的画屏。

那做隐士这么难,又该怎么办呢?好说,那就入呗!

像那时春秋诸侯四起,战国烽火翻飞,孔夫子游走于各国之间,传以人道,授以仁理,虽然会被国君们唾弃,他却积极入世,收弟子三千,造贤人七二,也是一代宗师了。仲尼尽微薄之力希望改变世界,渴望拯救水深火热下的百姓,江自己的治国为政之道,仁爱孝贞之术传与后代,启迪思想。一本《论语》憾天下,一个“和”字夫子心!

时代更替,朝代轮换本是天规人则,没有为什么,因为历史要发展,要进步,就必定有人敢于站在船头凫水激浪。所以顺应天道,就像孔子,陈涉之类的改革之士那样积极入世,为历史注入新鲜的血液,让生命燃起千般韶华!

出入本是一念之差,但出入皆易又皆不易。出者需与日月同心,与天地同德。入者需有万夫不当之勇,诸葛孔明之智也。

出入之间尽显风流,风流之处各有不同。

  标签:风流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二年级|其它我收到的礼物

    过年了,我们住的单元聚会,我收到很多礼物,李瑞涵送我一个芭比娃娃的铅笔盒,还有两包铅笔,我最喜欢这两...

  • 初一|散文端详,蓝天

    似乎,长这么大都不曾认真地端详过蓝天。或许、曾经有过?只是此刻那些零碎的回忆早已变成了遥远的过去。呵...

  • 六年级|其它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

  • 六年级|记叙文倒霉的青州之旅

    青岛市洛阳路第二小学六年级三班刘语彤我去过许多城市,有北京、丹东、大连、泰安、济南……但说到青州的旅...

  • 四年级|其它积木大战

    今天下午,我利用妈妈睡觉的时候,用乐高积木搭了一个“智能机器人”和一架“音速飞船”。今天晚上,我和爸...

  • 四年级|散文三峡——宜昌,我的梦想,我的希望……

    三峡—宜昌,我的梦想,我的希望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心中一直有一个美好的愿望:用我稚嫩的双手,牵着万缕...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