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我爱阅读胜过老鼠爱大米。书是我的长生果,是我精神上的财富。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不识字。那些密密麻麻、又黑又小的东西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个新的天地一样。爸爸和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给我买了许多故事书。例如《笑猫日记全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等。那些书上有许许多多的图片,我在那个时候虽然不知道文字写的是什么意思,但是每当看到那些绚丽的图片,都让我喜爱万分。当看到爸爸、妈妈读书的时候,我也开始模仿了起来。最后竟然成了瘾,让我想停也停不下来。好像书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无论怎么样,也会强力地推动我不要停下来。

一、二年级的时候,我的书多得足以堆成一座一米多高的小山包。每天中午放学回家的饭后,总是抱着我最最喜爱的《少儿百科知识大全》不厌其烦,津津有味,百看不厌。这本书,我一直看到差不多会背为止。从此,我知道了天为什么是蓝的,草为什么是绿的,太阳为什么是圆的……
三、四年级的时候,我读书的范围拓展了,开始读一些经典的童话名著。我读过《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狼图腾小狼小狼》等等。当看到那紧张片段的时候,心都提了起来;当危险即将来临的时候,心都为故事里的人担忧;当危险过后赢得了胜利来临时,我又不知不觉地欢呼了起来;当感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每当我在书海中遨游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头脑越来越充实,思维越来越敏捷,感情越来越丰富。
五、六年级的时候,我读书的品位越来越高,而且“食量”越来越大,好像总也“吃”不够似的。每当我和亲戚、朋友、同学交谈时,总觉得自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说话都是那么的接近大人。
书,让我爱不释手。每当我写完家庭作业,就一定要抽出几十分钟来读书,不放过一分一秒。
记得有一次,我坐在床上看书时,正看到精彩的部分,只听“啪”的一声,电灯突然关了。屋里顿时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原来是我妈妈把灯给关了,并和蔼而调侃地对我说:“你个姓吴名继钊的007号小书虫,该睡觉了!别看了,明天再看吧!”“妈妈,我伟大的妈妈,就让我再看三十分钟吧!”妈妈见我这么恳求,只好无奈地批准了。
当我看完这篇故事后,又被另一个故事所吸引。就这样,三十分钟如流水一样,很快就过去了。我心想:这可怎么办呢?不行!不行!还是不行!我像热锅里的蚂蚁一样团团。突然,我急中生智,想出个好办法——假装睡着。不一会儿,妈妈进门了,见我睡了,就满意地离开了。等妈妈走后,我又偷偷地把灯打开,又开始品味起来。就这样,直到我把书上所有的内容看完才心满意足地睡觉了。
书,让我爱上了阅读;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书,给了我无穷的快乐。